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文脉华章】习言道|这里的雨,习近平挂念在心

【文脉华章】习言道|这里的雨,习近平挂念在心

中新网北京6月7日电 题:这里的雨,习近平挂念在心

“我们又见面了。”

“很高兴见到总书记!”

“听说你们那儿下雨啦?”

“是的,总书记,我们在做相关监测工作。”

这是2019年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与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的一段对话。

在当天举行的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习近平为樊锦诗颁授“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奖章,并询问敦煌近况。

这是时隔一个多月,两人又一次见面。当年8月19日,习近平到甘肃考察调研,第一站就到了敦煌莫高窟。当天,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主持召开座谈会,会上,樊锦诗谈到可能影响敦煌文物保护的因素,其中就提到了水对壁画的潜在影响。

“您说的自然灾害影响有哪些?”“近年敦煌下雨多了?”……关于敦煌的文物保护,习近平不时追问,且问得很细。

按照樊锦诗的说法,“他关心的,都是敦煌当前面临的最紧要的问题”。

这场座谈会结束后,即将离开会议室的习近平还驻足叮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是第一位的,旅游是第二位的,不能光盯着门票而追求经济效益,不能过于商业化。”

保护好是第一位的,这是习近平对于文化和自然遗产一以贯之的态度。

在河北正定工作时,看到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撰写的名碑“本命长生祝延碑”上沾满泥土,缺乏保护,他严肃批评主管领导,“我们保管不好,就是罪人,就会愧对后人。”

到福建福州任职时,得知林觉民故居面临拆除风险,他亲自主持现场办公会一锤定音,“要在我们的手里,把全市的文物保护、修复、利用搞好,不仅不能让它们受到破坏,而且还要让它更加增辉添彩,传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