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在地方考察时常常调研当地历史文化遗产,反复叮嘱要把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时强调。
燕山脚下,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中华文明历经沧桑留下的古老典籍,在此“藏之名山、传之后世”。
兰台洞库,泛黄的纸张、隽永的墨迹,无声讲述着中华文明的长河浩荡。为了让很多沉睡千年的珍贵古籍得以保藏,国家版本馆开创性地建设了洞库以安全永久保藏珍贵版本资源。
中国国家版本馆党委书记、馆长刘成勇介绍,中国国家版本馆的规模和条件在版本保藏史上达到新高度,截至今年3月,共收藏版本3200多万册/件。
“把自古以来能收集到的典籍资料收集全、保护好,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2023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考察时强调。
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这些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所蕴含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不可估量。
河南安阳,在铁西路附近的一块考古工地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50多名考古工作者,拿着手铲不断重复着刮面、画线等步骤,聚精会神,小心翼翼。
王含元是一名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的博士,去年9月投入殷墟考古现场发掘,“我希望能运用所学知识,为进一步揭示、呈现、还原出全面鲜活的商代文明贡献力量。”王含元说。
党的二十大刚刚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就来到河南安阳殷墟遗址考察。“要通过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