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含绿量”和“含金量”,发展绿色产业让“沙窝窝”成了“聚宝盆”。
初夏的新疆阿克苏地区,串串葡萄挂满枝头。4、5月大棚西瓜、哈密瓜成熟,8、9月香梨、冰糖心苹果上市,9、10月红枣、核桃收获……“丰收果盘”常年飘香,“沙窝窝”变成了乡亲们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这是阿克苏地区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结出的累累硕果。工程按照“适地适树、经济与生态统筹兼顾”的原则,拉长林果产业链,鼓起果农“钱袋子”。
40多年来,“三北”工程在黄土高原、燕山山地、新疆绿洲等地建成一批林果产业基地,工程区经济林干鲜果品年产量从不足200万吨提高到4800万吨,1500多万人依靠特色林果业脱贫致富。
——统筹生态安全和能源安全,光伏治沙实现多重效益。
武威市凉州区九墩滩光伏治沙示范园区里,光伏板连片,深蓝如海。“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实现了发电、治沙、增收三重效益。”凉州区林草局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邵文山介绍,园区建成投运后,每年可发电261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801万吨。
“三北”工程攻坚战场,各地统筹生态安全和能源安全,“追风逐日”治沙忙。内蒙古印发《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推进方案》,明确要求参与光伏发电的企业配套治理沙化土地230万亩;新疆引进央企,拉开了和田地区等地光伏治沙项目的建设大幕。
——统筹“治沙害”和“用沙利”,发展沙产业让“黄沙变黄金”。
“‘五一’假期,村里日接待游客3000余人次;即将到来的端午节,村里的餐厅、民宿基本上都已经订满了。”提起沙漠旅游,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鸣钟村党支部书记高东满脸笑容。
“三北”工程区各地坚持“保护优先、重点修复、适度利用”的思路,大力发展沙产业。甘肃白银市在沙化土地建设20万亩文冠果种植基地,打造文冠果全产业链示范园区。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将23万亩沙漠改造成优良草场,发展起肉苁蓉、酿酒葡萄等特色产业。各地因地制宜,治沙又致富的双赢之路越走越宽。
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北疆绿色长城一定能构筑得更加牢固,不断续写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
(本报记者顾仲阳、常钦、董丝雨、李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