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时政微观察丨调研开局,总书记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划重点(2)

第二天,在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深化改革,如何更好以人民为中心?总书记给出路径——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贯穿着“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理念。

在湖南常德港中坪村党群服务中心院子里,村党支部书记段德喜向总书记汇报了切身感受到的变化:“我们村部最多的时候有38块牌子,现在只有12块了。”总书记点头肯定。他指出,党中央明确要求为基层减负,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精兵简政,持之以恒把这项工作抓下去。

时政微观察丨调研开局,总书记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划重点

△4月22日,在重庆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察看小区改造和便民服务情况。

重庆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曾是远近闻名的“老破小”,房子差、管网旧、污水多、配套缺。如今,社区已经重获“新生”。一个月前,总书记在这里考察时强调,党中央很关心的一件事,就是把老旧小区改造好。改旧换新,完善服务设施。

只有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才能提出并实施正确的改革方案,才能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和拥护支持中获得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

阐明改革“方法论”

全面深化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

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坚定指出,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同时要敢于创新,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

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不得法则事倍功半甚至产生负作用。

时政微观察丨调研开局,总书记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划重点

△5月22日,在山东日照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日照港了解当地推进港口智慧化绿色化建设、扩大对外开放等情况。

“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要重谋划,更要重落实”,总书记在会上再次强调改革“方法论”。

“注重系统集成”,要求坚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增强整体效能,防止和克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的现象。

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协同,促进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

着眼“如何改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钉钉子精神抓改革落实”。这一“方法论”,总书记多次强调。

在一次中央深改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没有审议具体改革方案,而是专门听取了10项改革落实情况的汇报,并在会上一连说了3个“抓”——“盯着抓、反复抓,直到抓出成效”。去年4月召开的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也对“加大改革抓落实力度”“推动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作出部署。

干事业就要有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稳扎稳打向前走,不断通过化解难题开创工作新局面。

时政微观察丨调研开局,总书记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划重点

△5月22日,在山东日照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阳光海岸绿道,同市民游客亲切交流。

山东日照,山海相依海天一色。面对热情洋溢的市民游客,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我们要靠实干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好。”

新时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大潮,波澜壮阔。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