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大局,从全局谋划一域。
2023年5月,在河北雄安新区主持召开了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在河北石家庄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6月,在内蒙古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9月,在黑龙江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10月,在江西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11月,在上海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今年3月,在湖南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
着眼全国“一盘棋”,两条母亲河、三大城市群、四大经济区连接成势、协同发展,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等落地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手笔”随时间推移,布局日渐明朗,发展势能强劲。
“找准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定位”
“不平衡是普遍的,要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辩证法。”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强调。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
这次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加快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河北,强调“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在黑龙江,明确提出“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在湖南,指出“持续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
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明确自我发展定位,既补各自的短板,又锻造共同的长板,将各地的优势潜能,汇聚成整个国家的发展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