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微普法】造谣、传谣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如微博、短视频软件、论坛、社交网站、聊天软件、国外网站等)而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且带有攻击性、目的性的话语。今天,跟着云法君一起来学习一下我国法律关于处理网络谣言的相关规定。

案情概述

日前,一女士报案称:有网民虚构事实,在互联网上恶意散布不实信息,对其诬蔑、诽谤,给其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接报后,云城公安高度重视,立即采取侦查措施,经查发现网民陈某、甘某某为博取关注,在微信群上散布他人不实信息,该谣言信息引发网民关注,对该女士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云城公安依法对2人作出行政拘留五日的行政处罚决定。

网络谣言有以下的

常见类别及表现形式

自然灾害类网络谣言:指捏造某种灾害即将发生的信息,或者夸大已发生灾害的危害性信息,扰乱社会秩序。

捏造犯罪类网络谣言:指捏造骇人听闻的犯罪信息,引起公众愤怒、恐惧等情绪,同时影响当事人的声誉,扰乱正常生活秩序。

恐怖事件类网络谣言:指虚构恐怖信息或危害公共安全事件信息,引发公众恐慌,影响社会稳定。

个人事件类网络谣言:指针对某些个人编造吸引眼球的虚假信息,侵害当事人隐私,并造成不良影响甚至经济损失。

产品安全类网络谣言:指捏造或夸大某类食品或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引发公众抵制,干扰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那么

造谣、传谣需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微普法】造谣、传谣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在网络上编造、散布谣言

根据行为的情节严重程度

可能会承担民事责任

行政违法责任和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

即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民事主体的名誉权,依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要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五条规定: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捏造、歪曲事实;

(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

(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条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行政违法责任

即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刑事责任

如果构成犯罪,则要依据《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规定: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第(四)项规定: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造谣者伤人于无形

我们该如何维权?

1、发现自己被造谣,立即要求平台删除或屏蔽相关内容,如平台未及时采取适当措施防止谣言扩散,平台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2、留存相关证据,对造谣内容、造谣者的昵称ID、平台播放或转发量及对自己社会评价降低的言论等及时截图留存。

3、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请求公安机关进行处理,惩治造谣者。

4、起诉侵权人,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恢复名誉,诉请侵权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官提醒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对于编造、散布谣言

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将受到依法查处

广大网民应自觉规范网上言行

做到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

携手共筑清朗有序网络空间

并时刻保持理性和警惕

不轻易相信和传播谣言

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如发现有造谣情形

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共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稳定

案例来源:云浮日报

编排、一审:谭丝慧

二审:柯丽莹

三审:郑锦绣

【微普法】造谣、传谣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云浮市中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张宏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