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上海自贸试验区怎么做?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今年正值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十周年,那么,要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上海自贸试验区该怎么做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总体方案》的基本内容。《总体方案》提出了80项措施,聚焦7个方面,推动上海自贸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7个方面包括:

一是加快服务贸易扩大开放。

二是提升货物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三是率先实施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

四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五是推进政府采购领域改革。

六是推动相关“边境后”管理制度改革。

七是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总体方案》呈现出更高水平压力测试、更大力度先行先试、更广领域试验探索的特点,进一步突破和创新,致力于打造国家制度型开放示范区。

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年上海再探新路径

2013年8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今年正值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10年来,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从上海起步,已经发展到二十多个。刚才的片子当中,商务部部长助理唐文弘就提到,要通过开展深层次改革创新,为推进国内重点领域改革探索路径。接下来我们通过这样三个问题来解读相关话题:

问题1: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年,此次的《总体方案》有何不同?

问题2:试点任务如何落实?试点经验怎样推广?

问题3:上海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试验有怎样的带动作用?

今年是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十年的时间节点,那么此时的这份《总体方案》与以往有何不同呢?

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年《总体方案》有何不同?

上海外经贸大学国际贸易中心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姚为群:自贸试验区的核心任务就是解放思想,守正创新,承担着制度型开放的“试验田”“种苗圃”的历史责任,发挥好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区平台的作用。

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上海自贸试验区怎么做?

《总体方案》的基本特点在于,制度型开放从过去注重市场准入的“边境上”措施提升到了更高水平开放的贸易投资便利化、自由化和“边境后”的管理制度改革,形成系统性集成性的制度型开放,带动贸易、投资、金融、创新等开放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

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上海自贸试验区怎么做?

概括起来就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构建更高水平的服务业开放和服务贸易促进制度、更高水平便利和可预期的货物贸易监管制度、高标准的数字贸易规则、法制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国际化的政府采购制度,与国际经贸规则接轨的“边境后”管理制度和更完善的风险防控制度,以此作为上海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核心任务。

先行先试上海持续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10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在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等方面取得系列重要成果,并分领域、分层次复制推广,有力发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制度型开放的先行者、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作用,有力践行了试验育种、示范引领的初心使命。除了高标准建设自贸区之外,今年以来上海还在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哪些新成绩,一起来梳理一下。

今年1—10月,上海进出口货物总值超过3.5万亿元,同比增长1.9%,再创历史新高。上海口岸进出口贸易额已经连续多年位列全球城市第一。近年来,上海聚焦提效率、降费用、优流程等环节,已经连续6年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不断提高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上海在全国率先探索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现已支撑全国超1/4货物贸易量的数据处理。

中国(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相关业务负责人潘小东:(货物)进出口申报由原来的24小时可以压缩到半个小时以内,船舶申报由原来的两天压缩到两小时以内,每年给企业带来的成本节约达到20亿每年。

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上海自贸试验区怎么做?

如今,像单一窗口、负面清单、自由贸易账户、证照分离等等上海首创的新词,不断成为耳熟能详的全国“样本”。10年来,负面清单经过7次“瘦身”,条文数量从190条缩减到27条,制造业条目清零,服务业放宽准入,落地了一大批全国首创性的外资项目。截至目前,上海拥有7.5万家外资企业,累计认定946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57家外资研发中心。聚焦投资管理、贸易便利、金融创新、政府职能转变等四大核心领域攻坚突破,上海已经基本建立了与国际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今年,掌管超过8000亿美元的一家全球私募巨头设在上海的办公室正式开始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