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大道共通|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2)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共1100余字,概述了抗战及三校离合的经过,总结了联大“可纪念者”的四个方面,抒发了对“我国家”未来“旷世之伟业”的信心和期盼,通篇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气象阔大且意义深沉。

【解读】

千百年来,古老的丝绸之路书写了东西交融、互学互鉴的历史佳话,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共建“一带一路”植根于古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承载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现实路径,为破解人类发展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一带一路”源自中国,但属于世界。“一带一路”建设跨越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明,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合作平台,是各方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产品。

“一带一路”以亚欧大陆为重点,同时向所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开放,不论来自亚洲、欧洲,还是非洲、美洲,都是“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的伙伴。各国都是平等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一带一路”建设由大家共同商量,“一带一路”建设成果由大家共同分享。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一带一路”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所有感兴趣的国家都可以加入进来,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共同受益。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中方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共建国家的合唱;不是地缘政治工具,而是务实合作平台;不是对外援助计划,而是共商、共建、共享的联动发展倡议。

共商,就是集思广益,好事大家商量着办,使“一带一路”建设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体现各方智慧和创意。共建,就是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各方优势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聚沙成塔,积水成渊,持之以恒加以推进。共享,就是让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打造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