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年轻干部队伍(9)

“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习近平总书记列举一些领导干部因“把干事和个人名利捆绑在一起”所导致的种种扭曲政绩观,忠告年轻干部:“一定要牢记创造业绩的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真正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为党和人民干事创业上。”

“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给人民办事的,党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谋划推进工作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什么是好事实事,要从群众切身需要来考量。总书记结合自己在地方工作时的经历,再次强调,“哪里有人民需要,哪里就能做出好事实事,哪里就能创造业绩;业绩好不好,要看群众实际感受,由群众来评判”。总书记辩证地指出,“有些事情是不是好事实事,不能只看群众眼前的需求,还要看是否会有后遗症,是否会‘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政绩观、发展观是否对头,决定着发展的成效乃至成败。新发展理念是指挥棒、红绿灯,要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关键在于树立和践行符合新发展理念的政绩观。习近平总书记批评了一些干部跟不上新的发展要求的问题,再次强调,“新形势下发展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一定要在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