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时政微观察丨跟着总书记学调查研究·求“实”(2)

总书记与大家摆政策、聊变化、谋发展。“我专程来看望乡亲们,就是想实地了解‘两不愁三保障’是不是真落地,还有哪些问题。”他笑着补充了一句,“这次到重庆来,就抽查你们这一个点。”

回到重庆市里,已是夜深。总书记为脱贫攻坚的成绩感到欣慰:“看了这么一个村,我心里是有底的。”

一天时间,从首都到省、市、县,再到乡、村,一路马不停蹄,一竿子插到底,亲临脱贫攻坚第一线。这样的节奏,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的常态。

正如他此前所说:“到边远地方去,同群众聚一聚,见见面,聊聊天,有什么不好?有些地方待上一天也可以,把情况摸透了,心中更有数。搞得深一些,比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走好几个点效果要好。关键是不要弄虚作假。”

办实事——把“圆梦工程、民生工程切实搞好”

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

2013年2月3日,腊月廿三,海拔2400多米的甘肃定西元古堆村格外寒冷。

绕过九曲十八弯,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村民马岗家破旧低矮的土坯房。

黑黝黝的墙根处放着一口水缸。

“你们吃的水是怎么来的?”总书记舀起一瓢水,尝了尝。苦咸水的滋味让他眉头紧锁。

时政微观察丨跟着总书记学调查研究·求“实”

那时,元古堆村很多乡亲吃水,就靠着村子西南角的一眼山泉。大伙也知道,水清是清,可缺碘。村里上了岁数的人,大多都患有大骨节等病症。

习近平总书记对乡亲们说:“党和政府会关心和帮助大家,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随后,总书记专程前往引洮供水工程工地考察,叮嘱要“把这项惠及甘肃几百万人民群众的圆梦工程、民生工程切实搞好,让老百姓早日喝上干净甘甜的洮河水”。

如今,洮河水在元古堆村通达入户,清水汩汩入了农家、润了民心。

在福建长汀,水,也润泽着下畲村乡亲们的心。

24年前的一个冬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翻山越岭、冒着严寒来到这里走访慰问。

走访几户人家后,习近平在村部和乡亲们座谈,鼓励大家畅所欲言。村干部杨能贵鼓起勇气反映:村里几十年来严重缺水、村民的生产生活受到很大影响。“我这个小小生产队长说得不好,请习书记还有在场的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说得很好啊,提的意见很有针对性,你这个生产队长不普通啊,我原来也是生产队长呢。”习近平的话,让会场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村干部和村民代表纷纷发言,提出不少需要扶持解决的问题。习近平边听边记。他非常重视大家的意见建议,很快指示有关部门下拨专项资金,修缮了下畲水库、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后来,不少人感慨,正是习近平为人为官本色,才让大家大胆掏出心里话。

“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不能搞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是不行的!”

把调查研究做深做实,避免浮在表面、流于形式,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为全党重视调研、深入调研、善于调研树立了光辉典范。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