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落稳“压舱石” 谱好“协奏曲”——新起点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迈向新阶段(3)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试验区……在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上,三省一市携手耕种的这些“试验田”,通过加大协同创新探索力度,为一体化发展不断增添新动能,持续放大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

落稳“压舱石” 谱好“协奏曲”——新起点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迈向新阶段

这是2019年11月16日拍摄的位于安徽的新安江山水画廊(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2019年至2022年共推出制度创新成果112项,复制推广38项,着力推进重点项目108个,形成高质量发展重要支撑。”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介绍。

制度创新“发源地”,吸引外资“强磁场”。站在芜湖港朱家桥港区国际集装箱码头,只见靠泊船舶满载集装箱整装待发,远眺长江天际,百舸争流千帆竞。在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芜湖片区,长江支线运输航线共舱管理新模式带来新变化。

落稳“压舱石” 谱好“协奏曲”——新起点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迈向新阶段

2022年8月19日,在安徽芜湖港朱家桥港区国际集装箱码头,整齐排列的汽车等待出口(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肖本祥摄)

“我们通过打造‘芜湖—洋山共舱暨单点挂靠航线’,由6家支线经营人共同投入船舶组成运力,舱位共享,对社会开放订舱运输服务,按照固定班期往返于芜湖港与上海洋山港,企业、船公司和港口三方受益,这项改革也入选了2022年长三角自贸试验区第二批制度创新案例。”芜湖港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束顺全说,共舱航线运作以来,船舶作业效率明显提升,船舶装载率提高了30个百分点以上,航线资源优化整合效应凸显,充分释放了芜湖港和洋山港码头资源。

自贸试验区建设2013年由上海发端,目前长三角实现自贸试验区全覆盖。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例,去年该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的面积,贡献了全省四分之一的进出口额、三分之一的实际使用外资额,实现进出口1861.9亿元、增长26%。两年来,已探索形成了124项制度创新成果。

落稳“压舱石” 谱好“协奏曲”——新起点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迈向新阶段

2023年3月14日拍摄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方喆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