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二阳”形势如何?怎样科学应对?——多地发热门诊观察(3)

对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重点人群要格外做好防护,继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避免感染。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氧疗,并通过抗原或核酸检测明确诊断,进行抗病毒治疗早期干预。同时,社区和基层全科医生应对辖区内的高风险人群心中有数,做到“关口前移”。

65岁以上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儿童的免疫功能尚未健全。专家建议,如果家中老人和儿童没有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或基础免疫,应积极接种疫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5月26日,两种新款新冠病毒疫苗在杭州开打,杭州市疾控中心负责人表示,两款疫苗均已下发至各基层预防接种门诊,群众可按需预约,就近接种。3月以来,江西省人民医院持续开通绿色通道,优先为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提供各类加强剂次疫苗接种服务。结合实际,各地多措并举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持续补齐人群免疫水平差距。

“二阳”形势如何?怎样科学应对?——多地发热门诊观察

5月31日,在江西省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医生为一名患者做检查。新华社记者闵尊涛摄

“近期,部分病人表示自己‘二阳’后,一段时间感到持续乏力、失眠甚至心跳快、焦虑。”江西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肖祖克说,大家十分关心反复感染是否会有“后遗症”。

从临床医学角度看,后遗症一般指的是患某种疾病后,躯体、机能上出现一些不能恢复的障碍。童朝晖介绍,根据临床观察,感染新冠病毒后的一些症状大部分出现在特定时期内,长时间看是可以恢复的,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

王贵强表示,目前从临床观察看,三个月以上还存在上述症状的病例并不多,没有发现数量较多的所谓“后遗症”患者。(记者顾天成、董瑞丰、闵尊涛、黄筱、龚雯)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