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勇挑最重担子、敢啃最难啃的骨头”(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

今年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引用了苏轼的这句话,意思是说“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

好日子不会轻轻松松实现。重若千钧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之下,是办好一件件民生实事,祛除一个个沉疴积弊,突破一道道关口难题。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勇挑最重担子、敢啃最难啃的骨头”。

越是艰难越向前。向最难之处攻坚,映照“心系人民”“为民造福”的初心。

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抗击新冠疫情,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一个都不放弃”;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大党大国领袖心中,“人民”二字始终最重。

新征程上,难啃的骨头一点都不少。

今年全国两会上,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这一重要议程备受关注。

加强科学技术、金融监管等重点领域的机构职责优化和调整,“是要动奶酪的、是要触动利益的、也是真刀真枪的”;完善老龄工作体制,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国家信访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更好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改革持续向深水区挺进,解决的都是事关重大的难点问题,体现的正是发展所需、民心所向。

机构改革,只是缩影。全面深化改革始终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医疗到养老,从生育到教育,从就业到创业,从住房到环境,一份份改革文件出台,一项项改革举措落地,让民生难点在改革中逐步破题,民生底线在改革中越兜越牢。

向最难之处攻坚,彰显“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担当。

在福建工作时,针对广大林农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的状况,习近平同志推动实施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当时,这项改革是有风险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和中青年干部谈心时回忆,“经过反复思考,我认为,林权改革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这个问题不解决,矛盾总有一天会爆发,还是越早解决越好”。

“做事要有魄力,为官要有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我们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

十年来,“八项规定”“打虎”“拍蝇”“猎狐”……刀刃向内,“反腐没有休止符”,“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

十年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坚决查处了一批破坏生态环境的重大典型案件,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敢于动真格,不怕得罪人,咬住问题不放松”。

“不是没有掂量过。但我们认准了党的宗旨使命,认准了人民的期待。”习近平总书记斩钉截铁。

向最难之处攻坚,需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实干。

“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

“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扭住突出民生难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旧区改造,事关民生、事关民心。2007年6月,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工作期间指出:“旧区改造一定要坚持推进,不能让老百姓再在这么破旧的房子里生活下去了。”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旧城区改造“再难也要想办法解决”。

30年持续攻坚,2022年,上海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改造工作终于完成。困扰上海多年的民生“硬骨头”被彻底啃下。

放眼全国,棚户区变新名片,老街道成风景线,十年来亿万群众喜圆安居梦。

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用心用情用力解决急难愁盼。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建成,十年非凡成就,写在物阜民丰、万家灯火中。

新的征程,新的攻坚。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