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重笔描绘“数实融合”新“津”彩(3)

2022年,天津人工智能产业核心规模达到140亿元,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滨海新区聚集人工智能相关企业500余家,带动产业规模超3000亿元;位于津南区的海棠众创大街,引进阿里云创新中心、智创工坊等11个创新孵化平台,吸引了一大批人工智能、大数据相关企业落户……

“聚力发挥智能科技产业的引领赋能作用,天津将持续巩固电子信息、软件等优势产业,培育人工智能、大数据、元宇宙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互联网平台经济,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周胜昔说。

从传统制造到“智慧工厂”,赋能“老树”开新花

在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生产车间里,中药提取物液体通过高频振动技术,像一条条细线匀速滴入冷媒中——这是天士力自主研发的第五代超高速滴丸机,每分钟可以生产7万粒大小一致、重量相同的滴丸。

重笔描绘“数实融合”新“津”彩
  观众在天士力大健康展览体验馆参观滴丸智能生产线(4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李然摄

“这是现代中药智能制造的缩影。”天士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朱永宏说,“滴丸的生产过程中,有2100个传感器采集数据,确保每粒滴丸的高品质。”

依靠智能科技,天士力建成了中药提取、固体制剂、冻干粉针3个智能车间,实现了6个中药大品种制造技术升级,年度药材处理量提升390%,万元产值能耗降低51%。

这样的智慧工厂在天津越来越多。为加快智造赋能,天津出台智能制造专项支持政策,市、区两级财政安排资金近百亿元,累计支持项目近3000个,已建成200余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

龙头企业智能转型如火如荼,但不少中小企业缺乏转型能力,如何拥抱数字化浪潮?

成立于2005年的天津奥博特塑胶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面对使用十余年已然老化的ERP系统,公司总经理尚晓东坚定地选择上“云”。“这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生产在线、管理在线,甚至连接外部更广泛的社会资源。”

拿定主意后,奥博特与华为云成功“牵手”。“以‘云’为基础的数字化转型将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华为云天津总经理林志勇说。

为推动企业上“云”,天津拿出“真金白银”,对工业互联网市级示范项目给予200万元以内资助,对上“云”工业企业给予50万元以内资金支持,重点培育了中汽数据、新天钢等25个工业互联网平台。

位于西青区的中汽数据有限公司,面向汽车研发领域打造了工业互联网App集成开发平台。“一系列政策坚定了我们建设工业互联网的信心,推动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公司总经理冯屹说。

位于河东区的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持续为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和智能化服务,并为行业企业提供检测认证等综合服务。

“我们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的咨询、诊断和相关技术服务,解决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疑点、难点问题。”公司总经理助理郭培健说。

在龙头的带动下,河东区帅超科技园聚集了100多家电气领域的人工智能企业。“利用核心企业的技术、研发实力以及开放的行业生态,创业项目孵化和科研成果转化不断加快。”帅超科技园总经理庞智说。

政策效果显而易见。如今,天津上“云”工业企业已突破万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累计达1400余家,两化融合指数达107.6,位居全国前列。

出台智能科技产业“1+10”行动方案,设立百亿智能制造专项资金和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基金,制定《天津市贯彻落实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的实施意见》,推出《天津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行动计划》……天津持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和基础支撑能力,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探索可推广、可借鉴的人工智能经济“天津方案”。

(责任编辑:杨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