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从这些故事中,读懂总书记对新时代好青年的殷切期望(4)

2023年3月,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魏巧代表在发言。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2023年3月5日,在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审议现场,“80后”的魏巧代表向总书记讲起自己返乡创业的经历。

这位来自镇江市镇江新区永兴农机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的年轻理事长,6年前辞去北京的工作回到乡村,成为数字化大田种植的行家里手。

“像魏巧这样的同志到农村去,很好!”乡村振兴的希望田野,是青年人干事创业的舞台。

林海田野、海岛边疆、车间厂房……放眼中国,奋力打拼的青年身影忙碌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里。

三、能吃苦

【“你们是从艰苦奋斗中走过来的,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22年盛夏,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展厅内,总书记在一面偌大的照片墙前驻足。黑白的光影,定格着一张张青春的脸庞和一段筚路蓝缕的岁月。上世纪50年代,在“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感召下,无数来自祖国各地的青年儿女,挥别故土上天山。

他们在戈壁荒滩上,吃着窝头就盐碱水、睡着没门窗的地窝子,爬冰卧雪、人拉肩扛,城市拔地而起,青丝成了白发。

“你们是从艰苦奋斗中走过来的,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面对兵团老中青三代建设者代表,总书记饱含深情地说。

【知青习近平是乡亲们眼中“吃苦耐劳的好后生”】

青春的记忆,永不褪色。

1969年新年刚过,辗转火车、卡车、徒步,不到16岁的习近平,从北京来到陕北。

十里山路,挑沉甸甸的两捆麦子长时间不换肩;寒冬腊月,第一个跳到粪池里去起粪;打坝夯石,满手掌的水泡磨出了血也从来不“撒尖儿”……在黄土高原深处的梁家河,知青习近平什么活儿都干,什么苦都吃,是乡亲们眼中“吃苦耐劳的好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