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时政特稿丨中央一号文件里的“土特产”(3)

螺蛳粉所需的竹笋、豆角、木耳、花生等配料,原材料就来自柳州农村地区。在广西柳州,米与螺的结合由来已久,起初只是当地人饱腹的日常饮食。近年来,凭借独特的味道,这碗小米粉迅速“出圈”,从路边摊变身“网红”食品。

在“特”字上做好文章,重在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打造特色、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产品。一方面,要弄清本地家底,哪些有优势、需发挥,哪些有潜力、可培育。另外,在产品上追求“错峰头”,在品质上追求“独一份”。

时政特稿丨中央一号文件里的“土特产”

△2023年2月8日,工人在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一生产车间包装产品。

很多农产品最初的产值都不大,但恰恰越是小体量的时候越要做精,赢得口碑。

“继续支持创建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中央一号文件给乡亲们吃了“定心丸”,增添更多信心。

时政特稿丨中央一号文件里的“土特产”

在山西大同,黄花种植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

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大同考察调研时,一下车就直奔田间,深入了解当地黄花产业发展情况。

村民们兴奋地向总书记讲述着近年来的新变化,“原来不敢多种,现在基地办了加工厂,烘干、加工、储藏、销售都不愁了,黄花越种越多,收入也越来越多”。

时政特稿丨中央一号文件里的“土特产”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大同市云州区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同正在劳作的村民们亲切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