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间,我们用越来越少、越来越清洁的能源,支撑了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我国经济总量从53.86万亿元跃升到了114万亿元,翻了一倍还多。而产生每一万元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量却逐年递减,累计下降了26.2%。
我们把2021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公布的优良天数进行了整理,发现每个城市的蓝天数比2015年平均增加了39天。百度搜索指数显示,2018年以后,“雾霾”一词的搜索频次和热度都在双双下降。
如今,空气好了,看星星成了生活中的小确幸。在旅游平台上,截至2022年7月,星空酒店与民宿的整体数量已经比2013年增长10倍多。
进退之间
卫星记录下的中国,变化无处不在。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研究人员分析对比十年的卫星数据,还原了黄河沿线的生态变化,这条绿色草地与黄色沙漠之间的交界线,被称为“黄河绿线”。十年间,绿进沙退,绿线一点点向西挺进,最远已推进150公里。
从空中俯瞰下去,我们捕捉到一个个巨大的圆形。这些直径长达400米的绿色明珠,锁住黄沙,成为磴口县饲养奶牛的生态草场。乌兰布和沙漠,位于黄河中游,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之一。与其相连的磴口县,沙地面积占到全县总面积的68.3%。种草养牛,在这里曾是天方夜谭。
乌汉图是土生土长的磴口人,过去他只能外出打工。2013年开始,国家加快沙区治理保护,大力推动沙产业发展,各地也出台了多项优惠举措,盘活沙地资源,带动周边牧民致富。乌汉图很快回到家乡,吸引他的是一种叫梭梭的植物。
梭梭,不仅能防风固沙、改善土地沙化,其根部寄生的肉苁蓉还是名贵中药材。这里,干燥的气候和纯净的沙床,能为奶牛提供天然的疫病隔离屏障。现在,梭梭、乔木、花棒组成的防风固沙林,也保护了牧草的顺利生长。
十年间,这个小县城沙地生态系统不断改善,46万亩乌兰布和沙漠披上了绿装。沿着这条绿线,我们继续寻找黄河流域的变化。无定河——黄河的一级支流,穿过毛乌素沙地,十年间,绿色在河道两岸蔓延开来,黄色的沙地退去,河岸变得更加开阔。再逆流而上,来看黄河上游,四川若尔盖高原湿地——黄河重要的水源涵养区,近三成的黄河水源自这里。持续进行的保护和修复工程筑牢了生态屏障,沼泽地里不断增加的水生植物紧紧锁住水分。十年间,若尔盖的主要湖泊花湖,面积扩大了两倍,水位提高了50多厘米,周边湿地、沼泽面积增加了892公顷。
2.68万平方公里,是十年来黄河流域治理水土流失的面积,这相当于4个多上海的面积。不断增长的生态绿线,锁住了黄河流域更多的水土,平均每年减少3亿到5亿吨泥沙,十年下来可以填满约2.6万个“水立方”。壶口瀑布流淌的黄河水,颜色也在这十年逐渐改变。黄河沿线绿色在增加,我们的另一条母亲河长江,十年间,又经历了什么样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