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纳米量级上探索微观世界奥秘(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4)

传递科研精神,引导更多年轻人投身纳米材料研究

如今,年逾花甲的张治军几乎每天都会到实验室或中试基地车间。如果是出差回来,无论多晚,他也尽量到中试基地看一看。“多少年都是这么过来的,不来就会觉得少了点什么似的。”他说。项目每遇到难题或进行到关键处,他总是带领大家一起攻坚克难。团队成员经常会收到他的短信,短信里往往都是他彻夜思考后的新想法。前一阵子,张治军忙着设计湿法混炼天然橡胶的关键设备,一连两个月都待在设备加工车间里,不断地调试和修改。

采访当天,初级放大实验平台设备运行不畅,张治军马上到车间去调试。他说,反应器的微小结构变化就会导致材料性能发生很大偏差。最终,张治军一连调试了30多遍才确定了最佳参数。天气炎热,走下实验平台,他已汗如雨下。

记者问张治军累不累,他说:“年轻时觉得做实验是为了完成任务,后来做实验就成了习惯,习惯慢慢变成热爱,就不觉得累了。”

虽然常年在中试基地工作,张治军每年仍坚持回河南大学校本部为本科生讲课。“主要是给他们讲一讲纳米材料的发展前沿和应用前景,传递一些科学研究的精神和理念。希望这些投身纳米材料研究的年轻人能坐得住冷板凳,终身与科研事业为伴。”张治军说。

“探索微观世界里的奥秘,是乐趣,也是一项崇高的使命,”张治军说,“让纳米材料创造更多社会价值,我会继续努力下去。”

■记者手记

瞄准目标笃定前行

在河南大学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中试基地实验楼大厅,深蓝色展板上写着:“板凳甘坐十年冷,不做文章半句空”。这句话也是张治军教学和科研生涯的写照。

科学研究并非一蹴而就,要耐得住寂寞。从一片玉米地到如今实验设备完善的中试基地;从零开始研究纳米材料到实验成果实现转化……20多年来,张治军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进取,不知疲倦。

在张治军的办公室,一直挂着老师党鸿辛院士的照片,“他们那一代人对科研的执着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带着老师的叮嘱,张治军笃定前行。

(责任编辑:王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