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转型,其实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传统的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向创新、绿色、效率、质量为主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型,天津最具典型性。
一段时间以来,对天津的发展,不少人有疑问。“天津怎么了?”也是不少网友问到的问题。
殊不知,对天津这座有辉煌历史的城市来说,这些年一直在围绕着“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打基础、练内功,尤其是从2017年开始,天津用了五年的时间,在“补短、强弱、升级、奠基、惠民”上下功夫,为新一轮的高质量发展打基础,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
所以,我一直想说,“不要小看天津,天津未来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
准确地说,天津的转型,其实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传统的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向创新、绿色、效率、质量为主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型,天津最具典型性。天津近些年所面对的问题,总量性、周期性的影响不小,传统的重化工业受到的冲击很大,但主要问题是结构性问题,这是面对内外格局变化和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冲击而言的,关乎天津的未来发展。
其实,从经济运行数据上看,2014年5月天津工业增加值增速放缓时,我们就有了这样的判断。转型的阵痛,随后大家都有感觉,但这是天津必须要经历的一段时期。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提出的“三个着力”的重要要求,清晰精准、一语中的。天津市委、市政府在认识上是高度清醒的、在行动和战略上也是始终笃定的,如果没有2017年的下决心分类整治落后产能,如果没有像绿色生态屏障这样的重大生态工程的破冰示范,传统的增长模式、传统的经验主义和唯GDP增长观,恐怕还会延续更长时间、传统模式面对的困难也还会延续更长时间。因为我们很清楚,面对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不作为和“等、靠”的心态只会误过难得的历史机遇期。
一片城市绿洲在“津城”“滨城”双城间悄然生长,“双城屏障、津沽绿谷”初具规模。
所以,我想说的是,没有这五年的重大结构调整,是不可能有今天天津“1+3+4”的产业格局框架、12条产业主链、天津港和自贸试验区的典型经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商贸中心城市的新试点的。重大结构调整,从来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从来都是和“腾笼换鸟”“解放思想”这些词汇相伴的。重大结构调整,也只有靠历史主动精神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然有我”的意志,才能完成。因为,“涤旧换新”不仅要面对旧有和惯性的阻力,还要付出艰辛的探索和实验。
2021年10月,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正式投产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