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冲向重庆山火的骑手:“没必要知道我的名字”

8月,重庆高温不下。8月21日晚22时30分许,重庆市北碚区歇马街道虎头村突发火情。

对于重庆人来说,虎头村所在的缙云山十分特别。巴山夜雨涨秋池,这里就是李商隐诗句中的“巴山”。缙云山不仅滋养了代代重庆人,也是重庆人心里十分重要的城市标志。

冲向重庆山火的骑手:“没必要知道我的名字”

图说:这是8月24日拍摄的重庆市北碚区与璧山区交界一带发生山火区域景象。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缙云山着火了,作为重庆人,我们怎么可以袖手旁观?况且山路难走,现在正是需要摩托车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去现场。”这句话概括了所有摩托车骑手的心声。

顶着40摄氏度的高温,颠簸在崎岖的山林小路,一个又一个摩托车骑手,把油门踩到底,不顾自身安危,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来到现场,没人问他们“你是谁”“你来干什么”。他们摩托车不断的轰鸣声,回答了一切。

只要工作人员拿着喇叭一喊,“谁可以运盒饭”“哪里有空车”“沙滩车来几台”,骑手们便会不约而同地发动车辆,按一声喇叭,扯开嗓子吼上一声,“这里!”

冲向重庆山火的骑手:“没必要知道我的名字”

图说:8月25日晚,在山顶隔离带,救援人员和志愿者严阵以待。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不管火势有多凶猛,摩托车骑手们载着物资就往山上冲,碾过碎石子,开上陡山坡,扬起厚尘土。在北碚的山火现场,摩托车轰鸣声几乎从未间断。

“我是歇马人,我不来谁来。”“我是‘重庆崽儿’,我不来谁来。”这些骑手有的是专业路试员,有的是摩托车爱好者,有的是外卖员,有的是刚成年的学生。他们虽然来自四面八方,素不相识,却都觉得自己比任何人更有理由站出来。

从21日开始,这些摩托车骑手们,在山火现场接力运输,让本来没有灯的地方,有了灯;让本来没有路的地方,有了路。

他们用行动展现了,重庆是“摩都”,更是一座不会被困难打倒的英雄之城。

骑手们串起一条“人链”

沿着大山向上的轨迹,山火现场在途中设置了不同集散点。

集散点到集散点之间,有的路段,汽车可以通过;有的路段,只能摩托车;有的路段,只能越野摩托车;有的路段,只能步行。

山越高,越陡,越危险。

有的骑手负责在路况好的路段负责物资运输;有的骑手丢下车,在陡坡用人力接龙的方式传递物资;有的骑手,拿着灭火器,直接走去高处的隔离带,守在专业救援人员的身后。

冲向重庆山火的骑手:“没必要知道我的名字”

图说:8月25日,在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救援人员逆行前往火场灭火。新华社记者黄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