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大时代】宜宾:“长江首城”筑牢上游生态屏障 “双轮驱动”抢跑绿色低碳赛道(3)

就业是民生之本,人才是强市之基。“多年来,宜宾一直致力于促进产教深度融合,除了给予相关的普惠政策,还打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提供多元的职业舞台。吸引人才,尤其是年轻的人才,工作在宜宾、生活在宜宾,从而扎根宜宾、建设宜宾、爱上宜宾。”宜宾市委人才和大学城工作局副局长曾振华说。

“我很喜欢现在的工作状态和节奏,我们工作站有很完善的配套设施,比如人才别墅、员工餐厅、甚至幼儿园等,生活方便,减少了时间成本,也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华剑锋告诉记者。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和四川省唯一的学教研产城一体化试验区,近年来,宜宾以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为引领,深入推动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融合,并不断在人才教育培养上发力。

2016年以前,宜宾仅有2所地方院校,难以为产业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支撑。为吸引更多高校来此办学,宜宾带着满满的诚意与执着,四处奔波。

“2019年5月23日,在‘宜宾大学城’规划墙前,宜宾市相关领导和我一起,就宜宾校区选址展开讨论。”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副院长张荣向记者展示了一张照片。

“原来的规划是,我们学校分为两部分,建在一条大街的两边。”张荣称,校园被街道分割,对办学尤为不利,因此校方提出在校园一期项目旁边划出一块地修建二期,避免“校园跨街”。但该地块原是预留的高档住宅用地。了解情况后,相关领导当即表态:“我们调整规划,满足学校办学需求。”

这句话令张荣深受感动,感受到了宜宾的诚意:“合作办学需要‘双向奔赴’,需要有一起创业、做事的决心。”

【大时代】宜宾:“长江首城”筑牢上游生态屏障 “双轮驱动”抢跑绿色低碳赛道

环境优美的宜宾大学城(央广网发陈忆摄)

张荣每次从成都校本部出发,乘坐一个半小时左右的高铁前往宜宾,他注意到一个现象:从成都发往外省的高铁,一到宜宾站,下车的人就特别多。张荣心生感慨,“宜宾越来越受到人们追捧了!”

人才荟萃,活力十足,一批批“骄子”们走进宜宾,创新开拓,并产生虹吸效应。

如今,宜宾以数据对魏明伦之问作出回答:目前在宜宾办学高校多达12所;建成7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2所产研院;省级以上研发(孵化)平台106个,高新技术企业达150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8%。

双轮驱动“白+黑”变身“蓝+绿”

“你见过没有轨道的小火车在路上跑吗?”“公交站的座位可以充电。”这是宜宾近段时间的热门词条。

近年来,宜宾的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新兴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快速崛起壮大。“智能、科技、新兴”已成为宜宾最亮眼的代名词。

7月21日至23日,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宜宾举办。这是我国举办的首个世界级动力电池行业盛会,吸引189家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参会,共签约项目21个,签约总金额达872亿元。

【大时代】宜宾:“长江首城”筑牢上游生态屏障 “双轮驱动”抢跑绿色低碳赛道

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央广网记者昌思荣摄)

“宜宾抢抓新能源产业风口,全力发展动力电池及上下游核心配套产业,规划布局了以三江新区为核心的‘1+N’动力电池生态圈。宜宾将借此次盛会东风,加快建设‘动力电池之都’。”宜宾市市长廖文彬表示。

“左手端茶,右手把酒”,曾经是宜宾人对外介绍自己家乡时常用的一句话,以此道尽宜宾特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白酒、煤炭这“一白一黑”两大产业支撑起宜宾的经济发展。2013年后,此两项传统产业发展一度陷入低谷,宜宾站在了产业转型发展的“十字路口”。

“产业发展,双轮驱动”,2016年,宜宾明晰发展方向,即“巩固提升当地白酒、化工轻纺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智能终端、轨道交通、汽车、通用航空、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很快,一批“宜宾智造”风靡东南亚市场。当时,这种发展势头有多强劲,从宜宾临港开发区(现为三江新区)外贸数据的一个小插曲里,可管中窥豹。

2018年6月,宜宾临港开发区接到一封意外的函,原来国家有关部门在抽查宜宾临港的外贸数据时,发现“前4月宜宾临港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逾431%,其中出口同比增长6588%”,面对大幅飙升的数据,以为有误,要求再次核查。事实上一切早已有迹可循。2016年前,临港外贸进出口企业仅1家,到核查数据时,宜宾招商引进智能终端项目已达105个,其中19家企业已将产品卖往世界。而这些数据正是宜宾外贸加速跑的实证。

经过6年来的发展,智能终端产业已成为宜宾三江新区主导产业之一。随着宜宾“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的深入推进,落户宜宾的智能终端企业就逾230家,直接或间接开展外贸接近100家,成为宜宾外贸最强的推动力。

【大时代】宜宾:“长江首城”筑牢上游生态屏障 “双轮驱动”抢跑绿色低碳赛道

汽车生产车间(央广网实习生熊智龙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