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探寻“大思政课”的全新打开方式

核心观点:“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新时代的传道者也不应局限于思政教师这个单一主体,还要拓展延伸至所有能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敬业者、精业者。工程师们、企业家们、社区工作者们、手工业者们、技术工人们等群体,都可以成为这个时代的传道者。

摇橹声中入姑苏,楚汉风里观彭城。近日,“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苏州、徐州两地。笔者三人作为高校师生代表,跟随采访团一道进行“沉浸式”走访,深入工厂港口社区、领略吴韵汉风文化、对话基层一线工作者……以秀美的江河湖海为“课堂”,以生动的奋斗故事为“课本”,在对话中不断学习、在问答中持续思考,探寻“大思政课”的全新打开方式。

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将思政课讲得更有温度、如何让思政课更入脑入心,幸运的是,在此次调研过程中,我们寻找到了答案。好的思政课不应局限于课堂,还要放宽视野、创新思路,从社会实践中汲取营养。走访一路上所见到的城市高质量发展面貌、传统文化数字化呈现、高新技术产业迭代升级、基层党建个性化模式等都将成为我们未来思政课堂上丰富、鲜活的素材。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新时代的传道者也不应局限于思政教师这个单一主体,还要拓展延伸至所有能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敬业者、精业者。工程师们、企业家们、社区工作者们、手工业者们、技术工人们等群体,都可以成为这个时代的传道者。

作为95后、00后的年轻一代,笔者三人很少有机会如此深入地了解各行各业的发展状况,而这次长达六天的江苏调研则给了师生“充电蓄能”的机会。尤其是走访的苏州“姑苏八点半”和徐州“国潮汉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两个品牌通过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印记,并融入年轻人喜爱的手作、手游、汉服、市集等元素,打造“夜经济”网红打卡地,让笔者得以充分理解课本上提到的“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除了传统文化创新,这次调研还让笔者对“高质量发展”这个抽象的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真正做到了化抽象为具体。徐州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华丽蜕变,实现了经济转型与生态保护的融合,体现出“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性;而苏州工业园区、徐州开发区等诸多高科技产业园区,则向我们近距离展示了创新的力量。

江苏调研之行,以生动的企业创新案例、精彩的基层群众奋斗故事让传统课堂中的文字和PPT“活”了起来,更易于接受和理解。调研过程中,学生边走边学、相互探讨,并与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进行交流,在深刻领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意涵的同时进一步掌握课本知识。

“大思政课”之“大”,在于教学理念的格局之大、师资利用的视野之大、课堂建设的平台之大。把思政课讲好,需要从课堂走进社会,从课本走向田间地头,深度挖掘时代故事背后的大学问与大道理,需要在搭建的“大平台”中,利用多元的“大师资”,建设素材丰富的“大课堂”,讲述更多以高质量发展为内容的“大思政课”,从而真正实现思政课与现实紧密结合、与实践充分互动、与时代同频共振。

(责任编辑:王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