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解码十年丨穿山越壑 向交通空白处挺进(2)

看似不可能实现的事,这十年都在变为现实。

在海拔4700米的色季拉山,一年中一多半的时间都在下雪。从这里出发,一片高山深谷中,中国自主研制的硬岩掘进机“雪域先锋号”,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大半年。

解码十年丨穿山越壑 向交通空白处挺进

“雪域先锋号”主司机王新:花岗岩地层、岩石确实是很硬,进度每天也就是5米左右吧。

高寒、高海拔,特殊的地质条件,这是迄今人类面临的最具挑战的铁路工程。

过去十年,一个个像“雪域先锋号”这样最先进的装备被研制出来,投入到同样艰苦卓绝的任务中。在中西部地区,掘进机数量相较于2014年增长了近八倍。根据每台设备上的智能定位系统,我们在地图上逐一找到了这些工程装备的位置。横断山、念青唐古拉山、祁连山……这在过去都是一座座难以征服的大山,也是我国交通网上难以触达的空白之处。

解码十年丨穿山越壑 向交通空白处挺进

十年间,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向交通空白处挺进,交通网络加速覆盖。

在茫茫的戈壁滩上,长达2712公里的世界首个沙漠铁路环线,将塔克拉玛干沙漠包围了起来。戈壁飞砂,不再是出行的障碍。

以喀斯特地貌著称的贵州,近2万座各式各样的桥梁,将一个“地无三尺平”的地方变成了“高速平原”。贵州即将成为西部第一个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的省份。

解码十年丨穿山越壑 向交通空白处挺进

十年间,5万多个建制村通上了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