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姜鹏:守护“中国天眼”的追星人

央视网消息:在贵州深山的大窝凼里有一个150人的团队,其中有40多位是博士。他们心怀浪漫,却为了理想长年居此,他们就是“天眼”总工程师姜鹏和他的团队。今天的《奋斗者 正青春》来认识建造和守护“天眼”的追星人。

姜鹏:守护“中国天眼”的追星人

在国家天文台FAST电子学实验室,总工程师姜鹏正带领团队对一套新型的接收机系统进行调试,未来它可能让远在千里之外的“天眼”FAST更加“耳聪目明”。

姜鹏:守护“中国天眼”的追星人

姜鹏在31岁博士毕业后就来到贵州省平塘县,当时正是“中国天眼”建设初期,科研人员使用的是地表水,住的是没有空调的活动板房。除了克服生活上的艰苦,还要面临很多无法想象的技术难关。姜鹏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负责索网工程,无任何经验可循。

姜鹏:守护“中国天眼”的追星人

“中国天眼”的“视网膜”——球型反射面是一张由6670根钢索编制的索网,它需要在球面和抛物面间进行变形,从而对天文信号进行收集和观测。钢索上要装上反射面板,需要经常调换角度,不断拉伸,还要保证至少能用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