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看中国·千家万户的事 贵州化屋村:黔山秀水好风光 乡村振兴路更广

站上观景台,俯瞰乌江源百里画廊,层层云雾之中,特色民居鳞次栉比、山水风光旖旎如画、游船行过碧波荡漾,往来其间的游客络绎不绝。这里,是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市(2021年5月10日撤县设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

化屋村原名“化屋基”,意为“悬崖下的村寨”,是一个昔日被悬崖峭壁阻隔的小山村,也曾是国家级深度贫困村。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一系列惠民政策持续精准发力,化屋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功摘掉贫困“帽子”,成为贵州乡村旅游重点村。

化屋村一角。人民网 龙章榆摄

化屋村一角。人民网龙章榆摄

搭乘乡村旅游发展“快车”,化屋村在政府规划和村民们抱团发展下,依托良好自然环境,大力发展旅游、苗绣产业,正由单一生态旅游模式向多种旅游业态转变。这个以往出村要翻山越岭的小村庄,成功走出了一条富有发展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蝶变:贫困山村换新颜

出山“手扒岩”、喝水江边背、住着茅草屋,曾是化屋村的真实写照。

受群山阻隔,曾经的化屋村环境恶劣、信息闭塞,村民衣食住行全靠自给自足。雪上加霜的是,因滥捕乱伐,乌江一度拉响水生态环境“警报”,本就支离破碎的土地也开始石漠化,百姓生活日益艰难。

“贫困交加,当时正好有水库移民搬迁政策,不少人选择了‘逃离’,而留下的人只能苦苦坚守。”化屋村村民杨龙清晰记得,2012年以前,搬出去的人特别多,从小长大的玩伴搬迁时,还是他亲自送的。

化屋村内的通组道路。人民网 龙章榆摄

化屋村内的通组道路。人民网龙章榆摄

化屋之变,源于“路”。从最开始的“毛路”到沥青公路,再到旅游公路,一条路串起了千家万户,更让村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他们痛下决心,植树造林,誓要恢复绿水青山。

苦守几年后,1000余亩的经果林满目苍翠、硕果累累,山间石缝也长出了新树苗,昔日荒芜的山坡,逐渐恢复了绿意。2017年,化屋村顺利摘掉了深度贫困村帽子;2019年年底,贫困人口清零。

与此同时,网箱养殖清理工作也在化屋村陆续展开。村干部挨家挨户讲解禁渔政策,劝说渔民上岸。截至2018年年底,化屋村32个网箱全部拆除完毕,12户渔民转产上岸,转产率100%。

“除全面摸排我们的家庭情况外,村里还收集了很多退捕渔民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的政策,帮助大家转产转业。”杨清鑫是土生土长的化屋人,过去几十年,他一直靠在乌江六冲河段打鱼为生。禁渔政策出台后,杨清鑫上了岸,改行当起了护河员,每月有3000元稳定收入。

化屋村边的乌江百里画廊风光。人民网 龙章榆摄

化屋村边的乌江百里画廊风光。人民网龙章榆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