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写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馆一周年之际(4)

国营商店、二八杠自行车、黑白电视机、脚踏缝纫机……展览中,很多老物件勾起了人们过往的记忆。从油票、粮票退出历史舞台,到冰箱、电视、洗衣机走进寻常百姓家,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观众们感慨,“这些都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变化”。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以民为本,吾党所向。民族复兴,百年担当。摆脱贫困,全面小康。惠此中华,以利四方。”“小康宝鼎”上的32字铭文记录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成功实现。

对于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每个人都有深切感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杨宁看到“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脱贫攻坚责任状,激动地说:“宁肯自己多受累,也要让群众快脱贫,宁肯自己掉上几斤肉,也要让群众走上致富路,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来自沂蒙山区的观众胡艺宝由衷地表示:“生逢盛世,深感幸运,伟大的党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生活。”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长征路上3名女红军的“半条被子”、淮海战役中人民的“支前小车”、红旗渠建设者使用的工具、小岗村18个村民按下的红手印……一件件珍贵的文物让人们深切感受到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不断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决心。

展览中,不仅有老物件,还有新科技。

吴向东说:“每一段历史,每一个事件,用什么方式呈现才能让参观学习取得最佳效果?图片选哪几张?场景怎么布置?讲解词怎么写?我们都是认真思考、反复推敲的。特别是我们坚持守正创新,既简洁朴实、庄重大方、大气耐看,同时立足新时代,运用新技术,创造新体验,努力让党史这本教科书‘动’起来、‘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