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节约优先,落实粮食节约行动方案,深入推进产运储加消全链条节粮减损,强化粮食安全教育,反对食物浪费。从生产到加工,从田间到餐桌,粮食产业链条很长。节粮减损,需要瞄准全链条综合施策、做好配套衔接,既要加强生产源头管控,也要做好储运环节减损,更要提升加工利用水平。与此同时,还应强化科技“硬支撑”。加强综合利用,比如,除了把水稻加工成大米,还可从米糠提炼稻米油,将稻壳用于发电;推广低温储粮、粮堆保冷等技术,既能防治害虫,还能有效减少粮食在储藏中的损失;优化升级农机装备水平,对农机加强检修保养、技术调试;举办技术培训,让农机手掌握机收减损技术操作要点和正确的机具调整方法……科技赋能,服务到位,就能不断探索创新、开拓空间,为节粮减损和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无论任何时候,珍惜粮食、敬畏粮食的理念不能改变,行动不能放松。2021年,我国粮食机收损失率降低了1个百分点,相当于挽回了100亿斤粮食。面向未来,还应因地制宜、深挖潜力,持续推动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节约减损取得更多实效。多措并举、不弃微末、久久为功,让节约成为另一种方式的“增产”,我们必能更好稳住粮食安全这块“压舱石”,增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信心和底气。
《人民日报》(2022年06月17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