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总书记心中的美丽中国·大气 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世瞩目。滑雪场上,运动员动感的身姿与蔚蓝澄碧的天空,定格出一张张美丽照片,成了冬奥会一道靓丽风景。

“APEC蓝”“冬奥蓝”……中国大气治理的环境效益一次次释放。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和领导下,党中央、国务院防治大气污染、让人民群众呼吸清新空气的决心坚定不移,举措扎实有效,从“雾霾重重”到“蓝天常驻”,我国空气质量取得显著改善,也在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过程中贡献着中国智慧。

总书记心中的美丽中国·大气 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发)

“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幸福感”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曾经,每到秋冬季节,北方地区雾霾侵袭、空气浑浊、蓝天难觅,清新空气成了“奢侈品”。

“要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为大气治理指明了方向。

同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有代表说,我们贵州PM2.5平均值都在50以下,空气就是人气,有了人气就有了财气。

总书记强调,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将来可以制作贵州的‘空气罐头’”,总书记风趣幽默地指出了清新空气的重要与珍贵。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煤改电、煤改气、清煤降氮……驰而不息,锲而不舍,一系列举措让蓝天白云变得不再“稀罕”。

这是浓浓的民生情怀,更是强烈的历史担当。

总书记心中的美丽中国·大气 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2021年6月4日,蓝天白云下的北京天坛祈年殿。(新华社发)

“治理大气污染,不能光‘等风来’”

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再一次关注大气治理问题。

“空气质量‘有时候是靠天吃饭’。”一位代表的发言,反映出不少地区治理大气污染的问题。

“不能只靠借东风啊!事在人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极大提振了大家的信心。

如何开展大气污染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想得深、谋得远。

在北京,总书记指出:大气污染防治是北京发展面临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在河北,总书记强调:治理大气污染,不能光“等风来”,要聚焦问题抓要害、找准病根开药方。环境问题,说到底,根子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上。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总书记要求: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一次次重大论断,昭示着治理大气污染的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发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消除人民群众“心肺之患”的蓝天保卫战全面打响;“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一系列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为人民群众呼吸新鲜空气保驾护航。

如今,山川一新,蓝天常在。

总书记心中的美丽中国·大气 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2020年11月9日,无人机拍摄的云南大理的苍山洱海间的村落。(新华社发)

“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

同呼吸、共命运,蓝天白云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

“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2019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

2020年,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中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持续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启动全国碳市场交易,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加快构建“双碳”政策体系……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向世界展示出担当。

“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这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等不得,也急不得”……总书记的话意味深长、字字千钧。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必将为全球大气改善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李妍彬 CN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