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陈晔华摄
在广大青年心中,习近平总书记是他们追梦路上的领路人。在总书记关心指导下,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级青年领域专项规划——《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制定出台,明确党管青年原则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为新时代中国青年发展提供根本政策指引;针对青年在学成求职、创新创业、社会融入、婚恋交友、老人赡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各项政策举措持续出台;从中央到地方的青年工作机制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初步形成。
为奋斗者铺路,为年轻人鼓劲,民族复兴的青春力量更加澎湃——“要撑起中国龙的骨骼,撑起祖国的未来,让中国龙更加腾飞起来”。
(三)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来自河北省阜平县的孩子们用希腊语唱响奥林匹克会歌,质朴而优美的歌声打动世界。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从太行山深处,到冬奥舞台全世界聚光灯下,小小少年迎来了梦想绽放的高光时刻。托举起孩子们美好梦想的,正是一个阳光、富强、开放的中国。
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马兰花儿童合唱团”用希腊语在开幕式上歌唱。
新华社记者曹灿摄
时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不久前发表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1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超过2500万贫困青年彻底摆脱贫困;2020年底,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4.9%;2021年,中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4%,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4430万人,居世界第一……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拥有更优越的发展环境、更广阔的成长空间,面临着追梦圆梦的难得人生际遇。
青年是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如同一堂堂生动而深刻的“大思政课”,让广大青年更好地读懂中国、把握未来。各项事业发展的傲人成就,让青年见证“中国之治”的独特优势;全面小康的千年梦圆,让青年感知“一个都不能少”的发展温度;疫情来袭时的果毅决策,让青年理解“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让青年拥有“平视世界”的自信从容。每一个奇迹的创造,每一个难关的跨越,都在坚定青年对党的爱戴与忠诚、对中国道路的认同、对民族复兴前景的信心。
“出生在一个伟大的国家,成长在一个最好的时代,通过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感到很幸运”。正如冬奥冠军苏翊鸣在写给习近平总书记的信中所说,“伟大的国家”和“最好的时代”是放飞青春梦想的坐标,也是广大青年奋斗向未来的底气所在。
(四)
“室内‘露营’不为看星星、看日出,而是为了助力一座城市的复苏”。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不少青年主动请战、驰援上海,一个个大爱无疆、甘于奉献的暖心场景多次刷屏。
“人生最浪漫的事莫过于:祖国召唤时,我们正青春。”危难时刻,青年挺身而出,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用行动践行铿锵的誓言,这正是青春最美的样子。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囿于小我,眼前即是世界;心有大我,世界便在眼前。以青春奋斗开创未来,当有心系祖国、志存高远的大胸怀、大格局。
5月4日,在珠穆朗玛峰峰顶,科考队员在采集冰雪样品。
新华社特约记者索朗多吉摄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把个人奋斗融入民族复兴的时代洪流中,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在工厂车间一线,青年工人苦练本领、精益求精,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在田间地头,青年农民寒耕暑耘、精耕细作,努力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建筑工地,青年农民工不畏辛劳、挥洒汗水,用一砖一瓦筑造起一座座高楼大厦;在体育赛场上,健儿们顽强拼搏、争创佳绩,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资机构青年员工辛勤工作,为推动互利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这一届青年很行!”无论是危急关头的勇毅担当,还是平凡岗位的发光发热,事实充分证明,当代青年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是勇挑重担、堪当大任的一代!
梦想有多高远,天地就有多辽阔。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亿万青年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新征程上,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用奋斗成就精彩人生,新时代中国青年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五)
“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在中国空间站“出差”半年后,航天员王亚平和战友翟志刚、叶光富平安返回地球。这次全球瞩目的太空之旅,又一次点燃亿万青少年探索浩瀚宇宙的梦想。
心至苍穹外,目尽星河远。还有什么比仰望星空更能感知梦想的引力,比开拓创新更能激发青春的热情?青年常为新,青年也最能为新。以青春奋斗开创未来,更需激发创造的激情与活力,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创新是“冲刺跑”,唯有奋勇争先以胜之。前方没有路,就自己闯出一条新路来;没有先例,就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敢闯“无人区”,敢破“天花板”,勇当“探路者”,才能见人所未见、识人所未识,收获别样的风景,开辟崭新的天地。
航天科研人员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庆祝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成功(2021年5月15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