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核酸检测幕后的“铠甲勇士”

工作人员在进行核酸检测

前期的核酸采样和最后的检测结果,这中间要经历怎样的过程?如此大规模的核酸检测,检验人员如何保证检测的精度与速度?带着疑问,4月27日,记者跟随北京市平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第二实验室PCR方舱主任刘燕伶揭开核酸检测幕后的故事。

“三级防护”下严格的工作纪律

进入第二实验室所在的办公区,需要经过两道门禁,楼道口堆积着小山一样的纸箱。据了解,这些都是待清运的医疗垃圾,而且只是一天产生的量,主要是废弃防护服跟试管。因为核酸检测过程的高风险和严谨性,工作人员进入检测区必须采取三级个人防护,穿防护服、戴护目镜、口罩、手套、脚套,一身行头穿戴下来都要十几分钟,出舱后这些防护服就不能再用了。所以这里实行一天一夜轮一班的制度,武装“铠甲”的检测人员一进实验室就是十几个小时的高强度作业。

“我们每组21个人,分别在试剂准备区、标本制备区、加模板区、扩增分析区四个区域操作,”这就意味着每一例核酸标本进入实验室到生成检测报告,都必须经过调配试剂、添加样本、合成模板、仪器分析四个步骤,“核酸检测马虎不得,一旦出现一点异常,我们都要重新检测。”刘燕伶说。

看似机械的操作流程,背后却需要十分专业的技术和能力,这些实验室检测人员基本都来自平谷区各大医院的骨干力量,每个人都持有PCR核酸检测证书才能上岗。

日夜坚守在抗疫“第一线”,他们有多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