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青春力量|武大靖:没有经历过“迎难而上”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中国青年网北京4月16日电(记者 牟昊琨)“没有‘迎难而上’的人生,是不完美的。”4月13日下午,在中国青年报社主办的“中国青年冬奥精神分享会”上,北京冬奥会金牌得主武大靖、高亭宇、韩聪,北京冬残奥会金牌得主杨洪琼、闫卓、陈建新,共同讲述了夺冠背后的故事。他们的经历中,有伤痛,有汗水,有拼搏,更有梦想。他们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再次诠释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上,我国体育健儿不断超越自我,生动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新格言。无论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赛场上的卓越表现,还是训练场上的艰苦奋斗,中国运动员都完美展现出了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

以下是来自中国短道速滑队运动员武大靖的讲述。

大家好,我是中国短道速滑队运动员武大靖。很高兴今天参加由中国青年报社主办的中国青年冬奥精神会。4月8日,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冬奥精神作出了20个字的总结,即: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

当时看到这20个字,我就特别有感触。特别是提到“迎难而上”,我认为,作为一名运动员,它无时无刻不体现在我们日常的训练、比赛中,可以说这4个字早已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可能年轻朋友们会问我为什么要“迎难而上”?因为“迎难而上”是人生的一种磨练,它虽然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但可以给人极致的幸福感、满足感、价值感。毛主席曾经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我也想告诉年轻的朋友,没有经历过“迎难而上”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回首我的滑冰之路,我8岁时爱上滑冰,一开始我的母亲并不支持我,担心滑冰会影响学习。但有一次,我母亲陪我在冰场滑冰,当她看到我为了练好一个动作摔倒了107跤,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时,母亲被我感动了,她认为再也不应该用任何理由阻止我学习滑冰。能够学习滑冰是我的梦想,但正式开始练习滑冰之后,我才知道想把一件事做得更好,光有兴趣和热爱是不够的,拼搏和努力一样也不能少。

记得北京冬奥会期间,不少媒体曾经报道过我的脚,说我是“20岁的年龄,50岁的脚”。的确,我有一双丑脚。因为我的冰鞋特别硬,经常把脚磨出血,甚至脚踝骨硌出了洞。正因为我的脚承受了太多压力和折磨,我才有了“20岁的人,50岁的脚”。但我认为我的脚成了这样也是值得的,因为我的这双丑脚就像一个缩影,它见证着我20多年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训练。

我与中国青年报直播连线的时候,中青报一位记者说我这双脚是我的勋章,我觉得这个比喻很贴切,我的脚就像战士的伤疤一样,能够代表主人曾经的沧桑和岁月。它很丑,也很疼,但是因为它的存在,才体现了一名运动员“敢于争先,敢攀高峰”的不易,这也是一种“迎难而上”。

 

今年,作为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中唯一一个现役奥运冠军,大家对我的期望很高,我对我自己的期望也很高。期望背后,很少有人知道过去4年我所面临的伤病疼痛。去年5月,我右膝受伤;8月,腰伤复发、腰椎受伤,那时候我只能趴在床上,心里着急却无法训练,一度怀疑自己不能够参加奥运会了,不过两个月后我就重回了赛场。

去年10月,短道速滑世界杯分站赛,第一站北京站,对我来说能参加已是万幸。连着三站的比赛,我却没有个人单项的冠军,直到最后一站,在荷兰,我终于拿到了本赛季500米的第一个冠军。当时我特别激动和兴奋,因为我知道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还是滑得最快的。

这届北京冬奥会上,我和我的队友在第一个比赛日,不负亿万国人期待,顺利拿下中国代表团的首金,为中国队打响了头炮,实现了开门红。我记得那天比赛一结束,我情绪很激动,哽咽着说:“解气了、圆梦了”。为什么说解气?因为这4年,对我来说面对的困难实在太多,每一次都有足够的理由选择放弃,甚至连家人朋友都劝我放弃,但我知道他们是心疼我,所以我选择了坚持,最后还拿到了冠军。我和中国短道速滑队没有辜负祖国和人民对我们的期待,我也证明了我可以做得更好。

作为一名中国运动员,迎难而上、奋勇拼搏的最强大力量来自祖国,我们最强大的精神动力就是“祖国在心中、为国争光”。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位当代中国青年,都是建设祖国的一分子,每个人岗位不同、职责不同,为国家、为社会贡献的力量不同,但是拳拳赤子心是相同的。

作为体育人,我们常说冠军只有一个,但跳出体育场,我相信在各行各业都会诞生出无数个世界冠军,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年轻的朋友们,最后我想引用一下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1月看望我们备战北京冬奥会的运动员时说的一句话来勉励大家,也用来勉励我自己,“人生能有几回搏,拼搏是值得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责任编辑:孙启浩 CN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