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理念、中国实践,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和广泛认同。许多国家的有识之士表示,习近平主席倡导的新安全观,为消弭“和平赤字”、破解“安全困境”提供了根本的理念指引。战火阴云笼罩之际,更凸显新安全观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值。最近以来,习近平主席同俄、法、德、美、欧盟等各方领导人通话或会见,为解决乌克兰危机提出了中国主张、中国方案,强调“要摒弃冷战思维,重视和尊重各国合理安全关切,通过谈判形成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机制”“要考虑妥善解决全球热点问题,更要考虑全球稳定和几十亿人民的生产生活”“任何情况下都要拿出政治勇气,为和平创造空间,为政治解决留有余地”。客观公正的中国立场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劝和促谈的中国行动得到许多国家的高度肯定。
应对全球安全挑战、完善全球安全治理,各国必须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
舍此别无他途。
(二)
共同安全,就是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安全。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各国共同安全,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应有之义。”
习近平主席倡导的共同安全,不同于历史上一个国家联盟抗衡另一个国家联盟的安全模式,而是谋求推动所有国家共同合作,建立能够确保所有国家安全的国际安全体制。因为放眼世界,各国早已休戚相关、命运相连。“邻居出了问题,不能光想着扎好自家篱笆,而应该去帮一把。”
胸怀共同未来,方得共同安全。安全应该是普遍的,不能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绝对安全。安全应该是平等的,各国都有平等参与国际和地区安全事务的权利,也都有维护国际和地区安全的义务与责任,任何国家都不应谋求垄断地区安全事务,侵害其他国家正当权益。安全应该是包容的,要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并照顾各方合理安全关切,强化针对第三方的军事同盟不利于维护地区共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