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瞿独伊与母亲被投向国民党的军阀盛世才逮捕,深陷囹圄4年多。
敌人问:“你还是拥护共产党、替她辩护吗?你需要考虑现在是生死两条路。”
瞿独伊坚定地说:“我始终信仰共产主义,不用考虑,我已经谈过。共产党是为国家民族利益而奋斗的,我就是要为民族独立、民权自由、民生幸福而奋斗,死了也是光荣的。”
生死考验“不用考虑”,这是瞿独伊的答案,也是刻骨铭心的红色传承。
在参加革命工作85年、入党75年的岁月中,瞿独伊始终淡泊名利,兢兢业业,保持着父辈的精神品格和崇高风范。
红色江山,热血铸就;红色血脉,代代相传。
一口水窖、三只小狗、四座航标灯、数十棵被吹歪的苦楝树、200多面升过的旧国旗,构成了王继才的32年守岛岁月。他铭记父亲“你们没有打江山,但一定要守住江山”的教诲,实现了“一生守岛,直到守不动的那一天”的铮铮誓言。
习近平总书记对王继才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
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柴云振、“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模范,将红色基因植入心灵、融入岗位、嵌入实践,构筑起中华儿女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他用一生,为这句话写下了注脚。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饥馑给袁隆平留下了锥心之痛。那时他便下定决心,要用毕生精力钻研农业科技战胜饥饿。他将一生,都扎根在稻田之间。
在袁隆平的心里,国家利益重,科学事业重,名利却最轻。他曾种下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梦想试验田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保障国家和世界的粮食安全。
如今,杂交水稻双季亩产已突破1500公斤大关,中国人牢牢端稳中国碗,中国碗里装满中国粮。
“我们对袁隆平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学习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学习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2021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袁隆平的逝世表示深切悼念,高度肯定他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世界粮食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袁隆平为“种子”事业奋斗奉献了一生。河北农业大学原教授李保国,则将一生都扑在了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
35年如一日扎根太行,每年进山“务农”超过200天,带领10万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村民们亲切地称李保国为“科技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