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明的主题会是如此庞杂呢?笔者以为,这很可能与历史上的三节合一经历有关。
与其他节日不同,清明是由三个传统节日融并而成的传统节日。历史上,上巳节、清明节、寒食节这三个节日离得很近。这就犯了一个大忌讳。在汉语中,“节”的本义是“竹节”的意思。竹子要想长高,就必须有节。一个社会的发展也需要有张有弛有板有眼有节奏。而这个节奏的“板眼”就是“节日”。“节日”产生原因有二:一是让人们在紧张一段之后,有意识地放松自己,在节日里养精蓄锐,以迎接下一次挑战;二是人们在劳作一段时间之后,也需要通过节日,特别是节日中的仪式,为自己充电,为整个社会充电。比如,通过从正月初一到十五的种种拜年仪式,来强化自己与家人、亲朋、好友、邻里、同事,以及乡党间的人际关系,对已经出现问题的人际关系,进行重新的“格式化”。这种一年一度的仪式,还可以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如哈尼族春节期间举行的祭神山仪式,目的就是强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保护当地水源地的同时,保护梯田用水,确保农业丰收。按道理,传统节日之间的间隔应该是等距的。如果违反这一规律,将几个节日堆放在一起,就会打破原有的生活节律,使生活变得毫无头绪。为避免类似问题发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它们合并。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清明节由上巳、清明、寒食这三个传统节日,被合并到了一起。
“三节合一”的清明节带来了什么?
其一,禁火原本是寒食的习俗,而随着寒食节的融入,清明节便多了一个不许动烟火、只能吃凉食的习俗。另外,纪念介子推的子推燕,也出现在了清明习俗中。
其二,随着上巳节的融入,清明节中多了踏青习俗。上巳节起源于古代的春社。在上古,春社是个男女相会的日子。《周官·地官司徒》云:“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这一习俗到了唐代,便蜕化成为青年男女郊外踏青、水边赏花的习俗。杜甫《丽人行》所描述的:“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描绘的正是这种场景。在水边沐浴很可能与简狄吞卵生商的故事有关。今河南淮阳人祖庙会、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三月三,很可能就是远古上巳节、春社习俗在当代的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