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带动中国核电“走出去” 华龙一号成为我国新“名片”

核电是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战略产业,是国家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的建设,不仅能够带动核电产业链发展,同时也带动大量相关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为我国装备制造与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提供了强大动力。

华龙一号带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升级

在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研发团队联手17家高校、科研机构,58家国有企业,联动140余家民营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数千家企业,解决了一系列“卡脖子”问题,共同突破了411台套核心装备的国产化,完成了自主先进型号开发及自主设备制造,华龙一号首堆设备国产化率达到88%。

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华龙一号的首堆工程,每一台机组都包括了6万多台套的装备,参与整个工作的供货厂家有5300多家,正是因为有一个强大的中国的制造业在支撑着华龙的自主研发,我们才能够实现华龙自主技术在工程上顺利应用。

华龙一号在研发建造过程中,研制团队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带动了国内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形成了三代核电设计、建造、材料、焊接等一系列技术规范,极大程度地带动国内装备制造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升整个设备供应产业链中各个行业的产品能力,推动产业结构的发展。

同时,华龙一号机组运行寿命为60年,在此过程中将带来多样的运维配套设施以及大规模备品备件的需求,使得对国内工业产业链条上各行业产品能力的提升成为一种长期的过程,创造持续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