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太空授课,深播科学种子(科技自立自强·天宫课堂)(2)

预热

复习首次授课内容

开课前几天,太空授课内容已向社会公布,航天员将在绕地球飞行的空间站上进行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并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早早看过了“课表”,地面课堂的同学们翘首以盼。在地面预热环节,同学们复习了首次空间站“天宫课堂”的授课内容,回顾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历程,还温习了关于太空失重的知识。

“太空教师”们来了!3名航天员来到镜头前,身着蓝色工作服站成一排集体亮相。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大家好,我是太空教师王亚平,很开心我们又见面了,今天是我们的‘天宫课堂’第二课……”王亚平的面孔和声音在“天宫课堂”再次出现,将同学们带入上课状态。

“我是指令长翟志刚,继续担任拍摄工作。”

“我是航天员叶光富,很高兴能够再次给大家分享太空中的科学知识。”

有过首次在空间站授课的经验,3名“太空教师”轻车熟路,再次带领大家进入奇妙的太空失重世界。

实验

“冰雪”实验、水油分离、太空抛物等接续上演

结合2022年北京冬奥会,王亚平首先给大家展示太空“冰雪”实验。只见她拿出一个装有过饱和乙酸钠溶液的透明袋子,袋口连接着一根吸管。她小心翼翼地从袋子里挤出溶液,在吸管口渐渐地形成一个透明液体球,再用沾了点结晶核的毛根轻轻碰触了下球体。在尝试了几次后,仿佛被施了魔法一样,透明球迅速变成结晶球。王亚平解释说,析出晶体时,还会释放热量,因此这是一个摸起来感觉热热的“热球”。

“这是微重力环境下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使得挤出的液体形成了饱满均匀的液体球。”王亚平揭示了奥秘。为了给同学们更直观地展示表面张力,王亚平紧接着做了另一个实验。她手里拿着两块透明的液桥板,叶光富拿着装有饮用水的袋子向两块液桥板分别挤上一个水球。与此同时,地面课堂的同学们也在同步做着同样的实验。当两个水球越来越大,并黏合在一起时,她又将其缓慢地拉开,一座奇特的“液桥”搭建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