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保障饲料原料供应安全 加大调控保供(2)

供需持续偏紧

当前饲料原料价格上涨是各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但根本原因是供需不平衡。“当前我国饲料原料供需仍处于偏紧状态,进口依存度提升,导致价格持续走高。”李军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全国生猪出栏6.71亿头,同比增加27.4%。在需求刺激下,国内企业扩大进口缓解国内供给压力。根据海关数据,去年我国粮食进口总量超过1.6亿吨,其中,玉米、高粱和大麦累计进口5025万吨,较2020年的2419万吨大幅增长,大豆、玉米、大麦、高粱等饲料原料进口量占全年粮食进口总量的89.2%,小麦和碎米进口增加部分也用于饲料原料。

玉米是饲料消费主力军,用于饲料原料的玉米占玉米总消费量60%左右。去年,我国玉米呈现产量和进口量双增的局面。目前我国玉米库存同比增长近10%,政策性库存进一步充实,企业商品库存增加较多,市场调控和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豆粕是饲料蛋白的主要来源。我国大豆自给率较低,产需缺口较大。国产大豆主要满足食用、豆制品加工等需求,进口大豆主要满足蛋白粕和植物油需求。去年我国大豆供需呈现国内产量和进口量双降态势。“大豆进口量下降,一方面因为进口大豆价格高企,国内压榨企业利润下降,采购需求下降;另一方面则是部分饲料小麦的替代遏制了豆粕需求增长。”李军说。

此外,小麦对玉米也有一定替代作用,品质较差小麦也用于饲料,但总体消费规模不大。今年以来,随着小麦价格总体抬升,小麦的饲用替代需求可能有所下降。

加大调控保供

当前我国粮食供需形势总体较好,粮食供应充足,价格总体稳定,但饲料粮短缺仍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一大软肋。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谌琴认为,我国粮食进口“体量增大、来源集中”,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联动紧密,国际市场波动极易对国内市场形成冲击,必须坚持底线思维、树牢风险意识,从供给侧需求侧双向发力,多措并举确保我国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