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华北地下水“大漏斗”修复进行时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

华北地下水“大漏斗”修复进行时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华北地下水“大漏斗”修复进行时

新华社石家庄3月22日电

题:华北地下水“大漏斗”修复进行时

新华社记者李凤双、齐雷杰、赵鸿宇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今年主题是“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

在我国华北地区,尤其是河北省,长期依靠超采地下水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惊人的地下水“大漏斗”问题引发关注。

如何治理“大漏斗”?人们一直在努力探索。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研究水安全问题,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新思路,此后,国家在河北先期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

8年来,河北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治水新思路,综合治理地下水超采。世界水日到来之际,记者实地走访,了解河北地下水“大漏斗”修复的过程。

“水龙头”拧紧了

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

“我刚给麦田浇了返青水,麦收前最多再浇一水就够了。”站在麦田里,河北辛集市马兰村村民刘志军说。他家7亩小麦种的都是节水品种“马兰1号”,相比普通小麦开春后要浇四五水、浇一水每亩耗水40多立方米,节水小麦只浇一两水就能高产。

“马兰1号”是马兰农场培育的节水高产品种。农场技术场长张冲说,多年来,农场近20个节水小麦品种推广遍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地,覆盖面积3500多万亩,节水超125亿立方米。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华北地下水“大漏斗”修复进行时

2021年5月12日,农民在河北辛集市马兰农场节水小麦田里劳作。(李秋华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节水,拧紧水龙头的事,是个等不得、拖不了的当务之急。

华北平原是我国小麦主产区,曾盛行“肥大水勤”的种植模式。其中,河北75%的地下水用于农业灌溉。长期超采,河北形成近7万平方公里地下水漏斗区,引发湿地萎缩、地面沉降等问题。

邢台宁晋县米家庄二村村民高现军,曾经为浇地费时费力费水而挠头。大水漫灌,每亩地浇一次要用水四五十立方米,不少水白白浪费。

2016年,宁晋县建设5万亩高效农田示范区,高现军的农田安装了喷灌设备,并推广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现在种植小麦、玉米用水量不到原来一半。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华北地下水“大漏斗”修复进行时

河北宁晋县高效农田示范区内的麦田进行节水浇灌(无人机照片)。(朱丽娜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