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活态传承 国宝“破圈”——我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观察(4)

新华社记者柴婷摄

“我凝望着它们,仿佛见到了久别的亲人。”在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博物馆工作了25年的原馆长于灏说。

科技为文物保护与修复注入新能量。秦始皇的地下兵团——兵马俑,本是通体彩绘的,但两千多年的埋藏和出土时的环境变化,让它们华彩尽失。

为留住兵马俑的“真彩”,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德国合作开展秦俑彩绘颜料分析保护合作研究,现已基本解决了这个难题。对于那些色彩最为丰富的兵马俑,则与周围的土块一起被移送至现场的实验室,进行更为科学精细的处理。“新的色彩保护技术至少能将文物出土时的颜色保存10年以上。”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保护部主任夏寅说。

活态传承 国宝“破圈”——我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观察

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举办的“真彩秦俑”展览现场(2014年11月21日摄)。

新华社发(张天柱摄)

文创绽放出无数奇思妙想,让高冷的文物变得时尚有温度。“失传的宝物”系列考古盲盒、“妇好鸮尊”宝物巧克力、以“青玉人首蛇身饰”为原型的玉佩棒棒糖……近年来,河南博物院的一系列文创产品个个是爆款,风靡全网,博得众多年轻人的喜爱。这里推出的“AR弹幕”服务,让游客在博物院观赏文物的同时,用手机扫描文物打卡,并发送“弹幕”留下感想,实现了与其他打卡游客隔空交流。

活态传承 国宝“破圈”——我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观察

拼版照片:右图为2020年9月24日,参观者在河南博物院主展馆内拍摄展品“妇好鸮尊”(新华社记者李安摄);左上图为2020年9月24日拍摄的河南博物院推出的“妇好鸮尊”冰淇淋(新华社记者李安摄);左下图为2020年9月24日拍摄的河南博物院推出的“妇好鸮尊”图样咖啡(新华社记者李文哲摄)。

新华社发

活态传承 国宝“破圈”——我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观察

文化遗产与城市文明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