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胜利闭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回到各自工作岗位。记者采访了4位基层全国人大代表,请他们结合参会心得体会,谈如何更好地履职,发挥代表作用。
——编者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灵寿县南营乡车谷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春芳:
履职就要脚下多沾泥土
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提出“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我深受触动,深感这也是我们人大代表所必须牢记于心的履职遵循。
作为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我一直努力做好调研工作,聚焦乡村振兴如何统筹均衡发展、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问题,走访基层一线,开展实地调研。
脚下沾了多少泥土,才能绽放多少芬芳。我始终认为,要想当好一名人大代表,更好反映群众的心声,就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工作优势,采取多种方式与人民群众保持紧密联系,获得有价值的一手资料,提出符合实际、接地气的好建议。比如,我在调研中发现,一些非贫困村得到的支持相对较少,产业质效提升遇到瓶颈,便提出要统筹村与村之间的产业发展,受到当地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同时,人大代表必须注重学习。在调研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新领域、新问题,只有坚持学习,不断突破自身局限,才能进一步提高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本报记者史自强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石阡县龙塘镇大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绍军:
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
在大屯村,群众都喊我“茶支书”。这些年,我一直带领乡亲们种茶,凡是村民在种茶中遇到的难题,我都会和大家一起打开思路,想方设法推动解决。渐渐地,我发现要想增收,靠单打独斗还不行,必须抱团发展,将茶叶变成茶业。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不断找专家、跑企业、谈项目、引技术,短短几年,全村终于建成了省级现代高效生态茶叶园区,大伙儿的腰包都跟着鼓了起来。
我会把全国两会精神带到乡村振兴第一线,继续听民意、解民忧,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带领大家发展好大屯村的茶业。从种植到管护,从市场到品牌,都要统筹考虑、提前谋划,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帮着群众办。同时,作为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我将继续在调研上下功夫,坚决杜绝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
(本报记者程龙苏滨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五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余绍容:
当好两会精神的“宣讲员”
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到,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473件议案,已由相关专门委员会全部审议完毕。全国人大常委会认真办好代表议案和建议,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以实际行动让群众得了实惠,也让我受到很大鼓舞。
我关注到互联网给山区带来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一些青少年很容易陷入网络诱惑中,沉迷于网络游戏。对此,我和其他一些代表去年集体提出防范制止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建议。建议提出后,得到了及时回复,这让我很有成就感。
全国人大代表尤其是来自农村一线的代表,应当做好宣传阐释工作。我将及时把两会精神传达给乡亲们,让大家看到党中央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关心,感受到身边实实在在的新变化,当好会议精神的“宣讲员”,做好服务群众的“排头兵”。
(本报记者王明峰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东莞巴士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余雪琴:
用心用情为群众鼓与呼
“人民”是全国两会的高频词语,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一定要肩负起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人民群众的“难点”“痛点”就是我们履职尽责、建言献策的关注点。
去年,结合日常工作,我发现广大市民对电动自行车闯红灯、抢道以及不规范充电等不良现象反映强烈。在大量走访调研基础上,我将一份“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管理”的建议带上了全国两会,受到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为推动问题解决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人大代表的力量源泉是人民。我进一步认识到,要做一名称职的全国人大代表,就一定要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努力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耐心倾听人民的心声,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人大代表有任期,而为人民服务没有期限。我将更加努力地履职尽责,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心用情为群众鼓与呼。
(本报记者贺林平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