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解码魔都|上海战疫:全景扫描与焦点问答(2)

针对疫情新变化,上海近期更加强调“早、快、准、全”策略,主动筛查发现“潜伏者”。

“病例数虽然在增加,但是大多数都是在管控期间发现的,换句话说,无症状感染者已处于隔离管控中,虽具有传播力,但是传播途径已经被打破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在1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表示,各级疾控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管控措施的落实,使上海尽早发现并且管控了传播源,切断了传播途径,减少了疫情传播的风险。

截至14日下午新闻发布会前,本轮疫情上海市已经累计排查管控密切接触者1.1万人,密接的密接3.2万人。

核酸检测能力是否充足?如何进一步提升?

疫情发生以来,管控社区、高风险岗位人群核酸筛查频次不断增加,市民日常核酸检测需求不断攀升,有市民反映:不少检测点都在排队,检测结果出得慢。

对此,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陆韬宏在新闻发布会上回应:“正在采取措施,积极改进。”

具体包括,调集医疗机构后备科室医护力量充实一线,增加采样点位;延长采样服务时间,优化调整检测方式;通过网络等多种方式向市民详细提供检测服务信息等。

检验人员在实验室对样本进行检测(受访单位供图)

陆韬宏表示,核酸检测包括采样、样本转运接收、核酸提取扩增、结果审核报告和上传等诸多环节,检测过程需要检验工作人员身着“大白”(“三级防护”)在密闭负压实验室连续工作多个小时,经过大量繁琐复杂的手工操作程序,才能完成检测。希望广大市民对核酸检测工作继续给予支持和配合。

实验室里24小时灯火通明、PCR扩增仪日夜运转,“大白”们的防护服上沾满了汗水,口罩勒出难消的痕迹,即使引发过敏也在持续轮班……

“从核酸采样到出具检测结果,对市民来说是几个小时的等待,但对于我们检测团队来说,却是24小时不停歇的步步筛查和层层把关。”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PCR实验室组长王正印说。

患者救治情况怎样?病情是否稳定?

就近期上海的患者救治情况,记者专访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临床救治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钟鸣。

钟鸣介绍,此次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患者绝大多数都是轻型、普通型或是无症状感染者。“总体来看,患者病情相对较轻,也有一些高龄或年龄特别小的患者。但从目前来看,他们的病情都是相对稳定的。”

钟鸣表示,目前上海已集中优势医疗资源前往支援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其中还包括2020年支援武汉的三甲综合医院的医疗队。

医生正在对患者CT影像进行讨论评估(受访单位供图)

“派遣这些力量,一方面是这些医院的临床救治能力都比较强;另一方面,援鄂医疗队此前已有抗疫经验。”钟鸣介绍,此次派遣的医护人员以重症医学科、呼吸科和感染科三大科室为主,派出的医疗单位采取整建制接管病区的模式进行救治。

有不少市民也注意到,近日通报病例中出现无症状感染者转归的情况。

对此,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陆韬宏表示,由于疾病特点、病程长短、个体差异、疫苗接种等情况,一小部分无症状感染者后续可能出现异常症状和体征,CT片影像学显示异常等情况。根据国家诊疗方案和诊断标准等,此时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后续将落实隔离治疗等措施。此类情况在国内外都较为常见。

校园防疫如何开展?学习生活如何安排?

14日上午8点50分,国歌声在上海市黄浦区北京东路小学一间教室内响起,不同年级的5个孩子面向大屏,和“云端”的全校同学一起,敬队礼或行注目礼。升旗仪式结束后,早操开始,学生们开启活力一天。

上海有几百万名大中小学生,他们的安全、学习和生活备受关注。

3月12日起,上海中小学全部调整为线上教学,幼儿园、托儿所停止幼儿入园,各类培训机构和托育机构不得开展线下培训和托育服务;3月13日起,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启动校园封闭或准封闭管理……

在疫情防控严峻复杂形势下,上海市教委分别制定全市基础教育、中职教育在线教学指导意见,整合各方力量做好保障。市级层面制定统一的覆盖全市中小学的教学方案。

在高校层面,各院校除针对疫情防控需求做好日常保障外,广大师生也各守“阵地”、同心付出。

11日,检测人员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进行采样准备工作(新华社发李玲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