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两个奥运”精彩答卷彰显中国贡献(2)

新华社记者李欣摄

奥林匹克的中国方案,贯穿在申办、筹办、举办的全过程,继承传统,发扬特色,“中国力量”与世界融通,开启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新纪元。

一批奥运场馆闪亮登场:“鸟巢”完成改造升级成为“最智慧的馆”;“水立方”实现“水冰转换”变身“冰立方”;“冰丝带”除了打造“最快的冰”,还将成为市民百姓的“冰上乐园”。

图为加拿大的制冰师汉斯·乌斯里奇(左)在“冰立方”指导团队成员使用制冰设备(2022年1月28日摄)。

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一批科技成果集中亮相:在三个赛区及周边地区,冬奥气象综合监测网络实现“百米级”“分钟级”精细化气象预报;全流程智能化的数字人手语生成服务,方便听障人士收看赛事报道;8K画面结合5.1声道环绕立体声,让“云”观赛的观众获得沉浸感更强的感官体验。

北京、张家口城市建设注入新活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宏观战略也取得了全面进展。

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才林表示,中国圆满践行了“冰雪之约”,为世界倾情奉献了冬奥“中国方案”,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强大领导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竞赛答卷:谱写“更团结”的精彩华章

3月4日,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视障运动员李端摸索了一分钟后,终于在全场观众的加油声中将主火炬稳稳插入了卡槽,国家体育场“鸟巢”中的“大雪花”再次被点亮。

图为最后一棒火炬手李端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上摸索火炬嵌入的位置(2022年3月4日摄)。

新华社记者李尕摄

这令人动容的一幕,将奥林匹克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火炬手只要心中有光,即便看不到光明,也不会放弃对光明的探索。正如人类即便要面对各种挑战,但也从未停止过对“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追求。主火炬的火焰虽然微弱,但由“小雪花”组成的“大雪花”却在北京的夜空中晶莹闪亮,每一个参赛代表团的名字紧紧聚拢,描绘着“更团结”的人类未来。

这一刻,两个奥运被同一朵雪花照亮,两个赛场的运动员也被同一种精神所激励。

图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主火炬(2022年2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武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