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第一观察|习近平心目中的“大食物观”(2)

这意味着,“大食物观”里头有辩证法。我们既要向耕地要粮食,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又要面向整个国土,向林、草、水等要食物,推动食物供给由单一生产向多元供给转变。

第一观察|习近平心目中的“大食物观”

2021年10月12日,在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万昌镇,农民驾驶农机收割水稻(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张楠摄

在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讲粮食安全,实际上是食物安全”。“大食物观”拓展了传统的粮食边界,使我们从更广的维度把握粮食安全。

早在1990年福建工作时,习近平就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提出:“现在讲的粮食即食物,大粮食观念替代了以粮为纲的旧观念。”

30多年来,习近平的“大食物观”不断丰富发展,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变迁和“三农”工作走向。

上个月,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把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摆在首要位置,其中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加快扩大牛羊肉和奶业生产、提升渔业发展质量等方面的部署,就是“大食物观”的一个具体体现。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十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

第一观察|习近平心目中的“大食物观”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从十个一号文件的标题不难看出,新时代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归根结底就是要增进人民福祉,创造高品质生活。

这与“大食物观”逻辑内在一致。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