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大地回声 总书记两会上关心的10件民生“小事” | “雪道通向致富路!”——探访吉林省吉林市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北大湖滑雪场(3)

农民教练300多人,这里的村民不“猫冬”

入夜,山上逐渐安静。山下约3公里,南沟村华灯初上,在雪场工作的村民陆续往回赶,“农民教练”刘洪伟就在其中。

设备专业、技巧娴熟、示范专业,“90后”的他干这行近10年了。在刘洪伟看来,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冰雪运动大力推广,给村民带来可喜变化。

“直接变化就是,我们这些教练越来越忙了。”刘洪伟说,特别是这两年雪友明显增多,“早些时候,场上几十个教练可能还有人闲着。现在,几百个教练都忙不过来”。

“雪道通向致富路!”刘洪伟5年前一个雪季挣三四万元,今年收入翻了一番,“俺们这里不担心年轻人留不住,家门口就有活,谁还往外跑?”

“雪缘”“雪上飞”“乐雪之家”……踏着积雪漫步南沟,村道两旁随处可见“雪字号”的东北民宿。来自各地的游客,围坐圆桌边,盘腿在炕上,一边品尝柴垛鱼、锅出溜、煎饼等特色菜,一边唠嗑,好不热闹。

推开“雪乡人家”的大门,见到经营者于立峰在餐厅里忙活。“一到周末,肯定满房。春节更忙,不光入住率高,来吃饭的也多,一晚能翻两三次台。”他高兴地说。

以前,村民主要种植粮食和果树。随着雪场起步,雪友慕名而来,吃住场所供不应求。大家意识到,这是难得的增收机遇。

“北大湖滑雪场建设伊始,政府部门支持村民办民宿。村里也开会讲政策,帮大伙算成本、算收益。”村支书张增发说。

供需两根线一搭上,产业发展就“来电”。于立峰的民宿,开始只能接待一两桌客人。攒下钱后,他扩大规模,雇上十来人,可容纳300人就餐,平均一个雪季能赚20多万元。去年,一家人还在市区买下一套房。“不说别的,这几年自家桌上摆的年夜饭都不一样了,上档次!”他脸上洋溢着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