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面对面丨“活成一束光,温暖更多人” 专访北京冬奥会五星级志愿者刘玉坤(2)

不依靠拐杖,也不坐轮椅,只是依靠简陋的假肢,倔强的刘玉坤站了起来,并且走路稳稳当当。

结缘体育人称“三铁公主”

1984年,刘玉坤来到北京中转去上海定做新的假肢。偶然的机会,她走进了北京工人体育场,在这里,她惊讶地看到在田径场上奔跑的、训练的都是残疾人,刘玉坤听人说他们是在备战纽约残奥会,从未见过这种场面的刘玉坤在看台上看了很久,并且遇到了当时中国残奥代表团的田径教练田麦久。

面对面丨“活成一束光,温暖更多人” 专访北京冬奥会五星级志愿者刘玉坤

刘玉坤:他说你是哪选来的运动员?我说不知道,不敢说,很自卑。他说你哪个级别的?不懂他的意思。你哪儿不好?我说就这。他说一个腿不好,两个腿不好?我说两个腿不好,他说我看看他就看看,他说你这是A3级的。他说你会什么?我说我会的可多了,打篮球、滑冰,他说你会游泳吗?不会。他说你会这几样都不属于我们国家参加残奥会的项目,你早点来多好,现教你,带你上美国,那时候特别缺运动员。他让我做了几个动作,看了我的协调性,后面他说了一句话让我眼前一亮。他说你要是不怕吃苦,好好练,以后没准就是为国家升国旗的人。

面对面丨“活成一束光,温暖更多人” 专访北京冬奥会五星级志愿者刘玉坤

之后,刘玉坤在田麦久等人的帮助下,走进了体育的世界。当时中国参加残奥会的项目只有游泳、乒乓球和田径三项,最终刘玉坤选择了自己并不擅长的铅球、铁饼和标枪。对一位双腿残疾的人来说,日常训练是一个异常痛苦的过程,假肢经常把腿磨出血,就是闷热的夏天,残肢上也要套上厚厚的棉袜子。

面对面丨“活成一束光,温暖更多人” 专访北京冬奥会五星级志愿者刘玉坤

刘玉坤:一年一年地训练,年轻的时候都没穿过自己的衣服,夏天就运动服,秋衣秋裤,飞跃鞋。那时候场地里也没有矿泉水,就喝浇冰场的自来水,在场地里晒得跟小土豆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