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包头稀土高新区:盘活知识产权,让“知产”变“资产”

光明日报记者 高平 王潇 光明日报通讯员 贾婷婷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对于知识产权,专家如此形容。面对知识产权这一无形资产,作为市场主体的各类企业如何促进专利资源价值最大化,推动企业成长壮大?

当前,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家国家级高新区——包头稀土高新区,知识产权与科技资源的有效对接,正在激发强大的区域创新发展活力,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包头稀土高新区不断探索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服务、管理”等方面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在国内率先成立“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联盟”,为企业提供信息检索、专利申报、业务培训等8个领域的知识产权服务;与中国专利开发公司合作建设国内第一个“全球稀土专利专题数据库”,为知识产权的质押融资、转移转化、交易流转提供可靠平台支撑。

知识产权质押为企业融资辟路

“在企业发展的紧要关头,没想到‘知产’竟能变身‘资产’,让企业实现了关键一跃。”包头天和磁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发室主任武志敏欣喜地说。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企业的发展痛点,天和磁材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幸运的是,在稀土高新区知识产权局的帮助下,通过68项授权专利质押,企业很快拿到了银行贷款授信,解了燃眉之急。

“专利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敲门砖’。作为一家出口型企业,目前企业的68项专利中有40项是国外专利,代表我们的创新能力和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更强。我们在专利申请上取得的成绩,离不开稀土高新区知识产权局及时将政策、服务送到企业的大力支持。”武志敏告诉记者,企业已经品尝到了专利带来的“果实”,在创新等要素资源的集聚助推下,该企业钕铁硼永磁和钐钴永磁总产能已达到万吨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