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2022开年城市一线观察|千年商都 通联内外——“开放之城”广州2022开年观察

很难用一个标签来描绘广州。这里四季鲜花盛开,名曰“花城”;这里融会八方,“吃”名在外,被誉“食在广州”;这里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港湾、中国重要商业门户,号称“千年商都”。

这座地处中国大陆南端的海滨城市、开放之城,近年来的开放发展基础却遭遇新考验:俯瞰珠江口,东西两岸的跨江通道逐渐增多,以广州为枢纽中心的交通格局正在被打破,人货资金分流;已走过60多年的广交会正同上海进博会、北京服贸会等“新秀”同台竞技……

居安思危,谋定后动。2022年伊始,广州既强化机场、轨道等攸关开放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刀刃向内,迭代升级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厚植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带来的全新机遇,让这座开放之城离世界越来越近。

城市基因:商脉千年依然是投资热土

自古以来,广州就离世界很近。东南亚和阿拉伯的商人从南海泛舟而来,广州往往是他们进入中国的第一站。唐宋时,十万海外客商云集广州,让这里成为货通天下的东方大港。

2022年开年,基因里写着开放的广州,紧扣RCEP生效的契机,要在这个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里大显身手。

1月1日凌晨,广州市贸促会办证大厅灯火通明,多家企业率先领到全国首批RCEP项下原产地证书,这是享受关税减免、通关便利等优惠政策的关键凭证。

广州市贸促会主任杨勇表示,为全力服务企业搭乘RCEP快车,帮助外贸企业缓解国际海运费用高涨等难题,广州为企业制定针对性享惠方案,助力企业用好政策红利,增强国际竞争力。

凭借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和广阔的产业腹地,广州一直是外商投资中国热门之地。去年1至11月,广州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3788个,实际使用外资504.51亿元人民币。在穗投资世界500强企业达330家,比去年增加21家。

位于广州最北边的从化区,得益于青山绿水,受到联合利华的青睐。作为近年来联合利华在华投资的最大项目,公司将耗资1.3亿欧元,建设华南生产基地第一期工厂,这背后正是立足广州、辐射大湾区市场的发展考量。

由西到东,从北向南,广州货如轮转,资金、信息、人流在这里聚散。

疫情冲击之下,广州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了美国亚特兰大机场,一跃成为世界最繁忙机场。实际管理服务人口远超2200万的广州是当之无愧的“流量之城”。

在广州最南边的南沙自贸片区,一栋栋高楼厂房正在建设,南沙港码头巨轮穿梭。在广东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中,去年9月横琴、前海又被党中央、国务院赋予了新的使命任务,南沙何去何从一时受到社会关注。

“南沙的答案还是开放,全区将构建多层次对外通道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内外联动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卢一先说。

城市闯关:培土固本引得凤凰栖

“逛过花市才过年”——百年花市已成为广州节日气氛最浓的春节民俗。新冠疫情蔓延,减损的不只是节日氛围,更给花农、花企带来生存之虞。1月12日,广州再次开启“云上花市”,全市年花生产基地约1200万盆(株)年花正式迎客,给花企增添一份销量保障。

如果说“云上花市”是广州延续传统年俗,为小微企业派出的“小利是”,那么,新年广州针对解决区域分割和地方保护等不合理限制、提升投资和建设便利度等难题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则是为所有市场主体送出的“大利是”。

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土壤。广州已连续两年营商环境评价获评全国标杆,连续4年被华南美国商会列为最热门的投资城市。政务服务从线下走到线上,全市1846项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市政务服务大厅,“一门”率达100%,进驻综合服务窗口的事项数量1818项,“一窗”率达98.48%。

市场化环境让企业走得“更快”,法治化环境让企业走得“更稳”。

《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去年施行。在广州越秀区一次例行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一超市售卖的6瓶“桃汁饮品”标签未按规定使用规范字,却未予以行政处罚。原因是该产品不影响食品安全,也没有对消费者造成误导,商家经责令后及时改正。广州实施的“包容审慎”监管为企业提供更有温度、更包容的市场环境。

匹配国际化需求,广州城市“软件”在同步升级。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广州围绕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营商环境制度体系展开探索。广州先后推出商事服务“穗港通”“穗澳通”,把内地商事服务延伸到港澳地区,便利港澳投资者快捷落户广州。

凭借完备的城市产业体系、较大的市场主体规模和前期积淀的改革基础,广州去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与京沪深等国家头部城市相比,广州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新年紧紧拽住营商环境这一全局性改革正是广州强化开放之城、拉近世界距离的闯关之举。

“广州不断迭代升级营商环境改革,一些清单事项改革正在进入无人区,我们需要用更加开放的思维推进改革。”广州市发改委主任李海洲说:“今年一季度,六稳六保工作形势依然严峻,但只要我们厚植土壤,培育更多市场主体,就能为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基层运转提供基础。”

城市抱负:花开世界共享机遇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全球疫情蔓延两年多来,广州依然是连接世界与中国的重要窗口,让“中国制造”飞入全球消费者家中,也让世界客商分享中国市场红利。

开放让“广货”行天下,也能广揽天下客。天河路商圈,商业综合体比邻而居,即使遭遇电商冲击依然是夜晚俯瞰广州最亮的区域,日均客流量达150万人次。琳琅满目的招牌,与广州花城相得益彰,映照出一座城市的烟火气,成为广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生动注脚。

开放的理念,还让广州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大“汽车之城”。2021年,总部位于广州天河区的小鹏汽车,销量达9.8万辆,同比增长263%。广州年产近300万辆的规模,连续两年整车产量规模居全国首位。

因产值大有利于提升GDP,汽车是地方保护比较突出的产业,一些城市的保有车辆中,本地车企生产的车型占比较大。而在广州,由广汽集团生产的车辆在全市汽车保有量中占比只有10%。不“护犊子”背后正是广州一以贯之秉持的开放和竞争原则。

眼下,作为开放之城的重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T3航站楼正在如火如荼建设。在“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中,广州地铁网络已延伸至清远、佛山,将与东莞、中山、珠海握手,广州都市圈建设已是离弦之箭。而由广深港澳等组成的城市群,正在呈现一幅粤港澳大湾区的图景,世界级湾区正在拔节生长。

去年10月,走过65载的广交会举行第130届交易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努力打造成为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促进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平台”。

这是广交会的新使命,更是广州的新机遇。2022年春季,第131届广交会将如约而至。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在同世界各国携手推动建设高水平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广州必将绽放新活力。

(责任编辑:李妍彬 CN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