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2021热词里的中国教育(6)

河北省邢台市立德小学学生参加足球兴趣晚托班。新华社发

6【教育优质均衡】

这一年,“好学区”不再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铜墙铁壁”;《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直指部分“公参民”学校掐尖招生、畸形“择校热”;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提升计划发布,幼儿园将更普惠廉价,县中“塌方”将得到遏制;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意见印发,优化布局、增强区域服务能力上升为国家层面战略。

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有96.8%的县(市、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2021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通知,经过3到5年的努力,探索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现路径和有效举措。

专家点评

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公平

从基本普及、全面普及和免费、基本均衡,再到优质均衡,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从教育机会平等到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公平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跨越的清晰路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全面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这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内在要求,是建设高水平均等化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关键举措,也是从根本上化解“择校热”、缓解教育焦虑、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战略选择。推动学校结对帮扶、集团化发展,实行划片就近入学、“公民同招”,实行市域统筹、推动城乡一体,实行教师县管校聘和教师校长流动,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向辖区内初中分配等等,是推动基本均衡的重要举措。在推动优质均衡的过程中,需要总结经验和不足,完善有机衔接的制度体系,打造政策升级版。各级政府都要坚决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保证教育资源投入,并适应城镇化新趋势,科学规划教育资源布局,为保证每一名适龄儿童接受平等优质义务教育的权利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