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做好宗教工作,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宗教工作取得积极成效(2)

坐落于西藏拉萨西郊根培乌孜山南麓的哲蚌寺,气势恢宏。

今年7月22日下午,在西藏进行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在措钦大殿,总书记细致询问哲蚌寺管委会负责人相关情况。

“宗教要和顺、社会要和谐、民族要和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宗教的发展规律在于“和”。任何宗教的生存发展,都必须同所在社会相适应,这是世界宗教发展传播的普遍规律。

春风化雨,举旗定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对待宗教,把握宗教和宗教工作规律,深入研究和妥善处理宗教领域各类问题,作出一系列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

2016年4月22日至23日,北京,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召开。

“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关系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关系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宗教工作的重要性。

正是在这次重要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关于宗教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

提出“做好宗教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强调“做好党的宗教工作,把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好,关键是要在‘导’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

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

要求“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

部署“各级党委要提高处理宗教问题能力,把宗教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

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等重要会议和多次地方考察时对宗教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宗教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为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履职尽责依法管理

2021年4月27日,壁画修复师在位于青海省海东市的瞿昙寺修复壁画。新华社记者白玛央措摄

2018年3月21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全文公布。

在这一海内外称为“全面变革、深刻重构”的重大改革中,国家宗教事务局并入中央统战部,目的正是为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统筹统战和宗教等部门资源力量,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这一改革,正是加强党对宗教工作领导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委把宗教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理论学习和干部培训内容,纳入巡视巡察和党建述职,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绩效考核,切实把党中央关于宗教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宗教工作体制机制日益健全,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做宗教工作的格局。

与此同时,我国基层宗教工作逐步夯实。县、乡、村三级宗教工作网络和乡、村两级责任制不断健全完善,明确基层党组织宗教工作职责,加强基层宗教工作干部力量配备和培训,探索将宗教工作纳入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做到宗教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基层基础工作得到有力加强。

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对于宗教工作大局意义重大。

近年来,通过一系列举措,宗教领域法治建设取得新成效。

——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完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专辟“宗教工作”一章;制定或新修改的相关法律对宗教事务作出规定;国务院修订出台《宗教事务条例》,国家宗教事务局制定一系列配套规章;20余个省区市完成地方宗教事务条例修订或制定工作。

——宗教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宗教领域矛盾问题;依法整治宗教领域突出问题,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活动;推动宗教组织及其活动规范化,明确宗教团体的职能定位;加强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形成依法管理、社会管理、自我管理相互衔接的管理格局。

——法治宣传教育持续推进。深入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积极主动学习宗教政策法规,正确看待国法与教规的关系,不断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和公民意识。

凝心聚力共赴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