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虽然身有残缺,却仍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向阳而生。也许他们看不见世界万物,可能整日与轮椅作伴,但在运动场上,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奋力拼搏,他们就是残疾人运动员。
残奥会,为残疾人运动员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在今年举行的第十六届夏季残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96枚金牌、60枚银牌、51枚铜牌的优异成绩,连续5届残奥会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双第一。
一张张欢乐的笑脸、一个个坚强的身躯,他们在奥运五环的见证下表现出自强不息、超越自我的精神品质。今天,是第三十个国际残疾人日。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让我们向那些勇敢的残疾人运动员们致敬。
你是我的眼,在黑暗中为我指引方向
国际奥委会规定,患有视力障碍的短跑运动员必须配备一位领跑员,出生于1991年的刘翠青,和她的领跑员徐冬林也结下了深深的队友情。刘翠青因为10岁时眼疾治愈不及时,导致她失去了光明,而此时教练却发掘了她在短跑方面的天赋,于是她便成为一名短跑运动员。
对于看不到这个世界的刘翠青来说,徐冬林不仅只是赛场上的领跑员,更是自己的另一双眼睛。为了在奥运赛场上拿金牌,为了共同的梦想,他们每天都在努力着。8年来,两人赢得了57枚奖牌,其中有45枚是金牌。
2021年9月4日,刘翠青(右)和领跑员徐冬林在比赛中。图源:新华社 新华社记者熊琦摄
在东京残奥会女子T11级别200米的决赛上,冲刺的时候,两人以千分之四秒的优势获得了冠军。“那时我特别激动,翠青拿起了国旗,我就把翠青举过了头顶,因为那一刻我想让全世界看到刘翠青,看到我们中国的盲人运动员,看到我们国家的五星红旗。”徐冬林说。
2021年9月4日,刘翠青(上)和领跑员徐冬林在比赛后庆祝。图源:新华社 新华社记者熊琦摄
向着光明奔跑,终将穿越黑暗的笼罩。从里约残奥会夺冠,到东京残奥会卫冕,为了赛道上闪耀的瞬间,两人在场下所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汗水和艰辛。一年三百多天时间里,两人基本上每天都在一起训练,就是为了达成动作自然同步,形成肌肉记忆。这种无声的默契、相互的信任、日复一日的练习,使得这对搭档能够站上巅峰。就像此前刘翠青所说:“他相当于我的眼睛,在黑暗中为我指引方向。”
轮椅上的“豪”情剑客,夺下东京残奥首金
首次参加残奥会的轮椅击剑运动员李豪勇夺男子佩剑个人赛A级冠军,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斩获本届残奥会首枚金牌,这也是他自己的第一枚残奥金牌。
李豪在2岁时因车祸失去了右腿,2007年开始练习游泳,2014年接触轮椅击剑,当时他20岁。相对于其他运动员,李豪算是入门比较晚、基础比较差的,但他没有认输,“我相信,只要付出就有收获,只要坚定信念,任何困难都不会成为人生中的阻碍。”
2021年8月25日,轮椅击剑运动员李豪(左)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首金。图源:新华社 新华社记者熊琦摄